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说“字”──附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鉴别标准、基本特征和它与语言理论建设的关系
被引量:
4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说“字”———附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鉴别标准、基本特征和它与语言理论建设的关系徐通锵字需要“说”,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但实际上现在已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因为自我们提出字本位理论以后,除了一些表示支持和理解的(李瑞华,1996,XV、354、450;...
作者
徐通锵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3,共12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语言基本结构单位
理据性
印欧语
语言结构
音义关联
汉语
语言理论
语音感知
语言非线性结构
鉴别标准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8
引证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73
同被引文献
288
1
冯胜利,刘丽媛.
语体语法的生物原理与生成机制[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2):76-103.
被引量:23
2
彭聃龄,王春茂.
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数效应的证据[J]
.心理学报,1997,29(1):9-17.
被引量:122
3
钱润池.
简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语素义教学[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33-36.
被引量:14
4
沈家煊.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
.中国语文,2002(5):387-399.
被引量:344
5
沈家煊.
说“偷”和“抢”[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19-24.
被引量:75
6
邵敬敏.
关于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几点思考[J]
.语言科学,2003,2(4):21-31.
被引量:15
7
沈家煊.
句式和配价[J]
.中国语文,2000(4):291-297.
被引量:222
8
姚小平.
《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马氏交通》历史功绩重议[J]
.当代语言学,1999,1(2):1-16.
被引量:30
9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15
10
李行杰.
描写分析 综合创新[J]
.方言,1999,21(1):5-1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2
1
郑雅予,张北镇.
汉字的二语加工研究方法——词汇联想测试任务[J]
.汉字文化,2023(10):28-30.
2
刘培玉.
有关汉字的几个问题[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2):32-36.
3
王蕾.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思考[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6).
4
徐通锵.
汉语的特点和语言共性的研究[J]
.语文研究,1999(4):1-13.
被引量:32
5
徐通锵.
编码机制的调整和汉语语汇系统的发展[J]
.语言研究,2001,21(1):35-45.
被引量:17
6
李树俨.
汉语研究,敢问路在何方?[J]
.语文研究,2002(1):8-12.
被引量:4
7
徐通锵.
字和汉语语义句法的基本结构原理[J]
.语言文字应用,2001(1):3-13.
被引量:20
8
刘晓梅.
“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5(4):5-8.
被引量:25
9
马乃田.
句法规律:汉语语法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50-52.
10
王妍丹.
以“字”作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历时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5,20(5):205-207.
二级引证文献
173
1
王蕾.
对比语言学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陈平《汉语的形式、意义与功能》读后[J]
.外国语,2019,42(6):103-109.
被引量:1
2
汪姗姗.
同源字在对外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性浅析[J]
.汉字文化,2024(12):99-101.
3
王蔚,吴建明,刘磊.
汉字的理据性[J]
.汉字文化,2024(5):129-133.
4
贾广瑞,张琳.
字词关系辨正与文言用字教学[J]
.汉字文化,2020,0(5):147-149.
5
廖艳君.
消息报道传播效果的优化——一种语言学角度的分析[J]
.新闻界,2007(5):85-86.
6
李彤.
近十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中的三大流派[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9-11.
被引量:33
7
史有为.
现代汉语语法:展望新世纪的研究(上)[J]
.汉语学习,2000(6):1-6.
8
詹卫东.
以“计算”的眼光看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问题[J]
.汉语学报,2005(1):64-73.
被引量:8
9
李彩霞.
汉语研究的新拓展——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韩汉语比较[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7):31-34.
10
莫爱屏.
话语中推理照应关系的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9-12.
被引量:6
1
张军平.
语言形合与意合差异动因探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5):125-127.
被引量:1
2
齐焕美.
近代汉语词缀问题刍议[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120-122.
3
鲁承发.
谐音双关修辞效果的鉴别标准——从语义场理论的角度[J]
.社会科学论坛,2013(7):77-82.
被引量:2
4
何亚南,舟人.
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J]
.古汉语研究,2004(3):24-30.
被引量:11
5
徐通锵.
有定性范畴和语言的语法研究——语义句法再议[J]
.语言研究,1997(1):2-15.
被引量:34
6
孙剑艺.
论汉语字、词、词素的本位问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43-49.
被引量:5
7
黄华.
词典标注词性的两项基本原则[J]
.辞书研究,1999(1):81-87.
被引量:1
8
宋亚云,张蓉.
再谈汉语形容词的鉴别标准[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72-77.
被引量:3
9
陆丙甫.
词性标注问题两则[J]
.辞书研究,1983(5):2-10.
被引量:8
10
刘瑞华.
谈命题[J]
.语言与翻译,1994(3):138-140.
语文研究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