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荀子礼义积伪论与性情论之关系再探讨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荀子关于礼义与性情之关系的思想,对于当代儒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们通常将荀子的性情论与礼义积伪论对立起来,这其实是不对的。我们发现,荀子思想是从"礼以养情"出发的。情有两种:有待之情与无待之情。这两种情又分别联系着有待之性与无待之性。首先,性情论中有待与无待的区别,给出了礼义的来源——忧患之情;而礼义又反过来滋养了性情,从而塑造了一种君子人格——"悫"或"材悫"。于是,有待与无待的鸿沟在礼义实践中得以被超越。因此,荀子的性情论与礼义积伪论之间存在着相互给出和互相诠释的关系。
作者 王堃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151,共6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9

  • 1廖名春.论荀子的君民关系说[J].中国文化研究,1997(2):44-47. 被引量:9
  • 2黄玉顺.论“观物”与“观无”——儒学与现象学的一种融通[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67-74. 被引量:10
  • 3《左传》:《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 4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7年版.
  • 5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7年版.
  • 6朱熹.《朱熹语类》,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 7晁公武.《衢本郡斋读书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4页.
  • 8韩非子[M].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
  • 9淮南子[M].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
  • 10白虎通义[Z].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4.

共引文献156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