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说“濮”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关于濮的族属问题“濮”或称“百濮”,是古代我国南方的一个大族。从甲骨文到魏晋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在淮河以南,整个长江流域,北至金沙江,西至沧,怒两江,都有濮人分布。对于分布地区这样广而又有统一族称的这样一个大族,关于他的族系问题,自来就有不同的说法,迄今没有得到一致的见解。过去有人认为,“濮”就是“僰”。
作者
江应樑
出处
《思想战线》
1980年第1期64-71,共8页
Thinking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淮河以南
楚国
云南
甲骨文
公元前
西南夷
文献记载
族属关系
族系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4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94
1
舒向今.
怀化高坎垄新石器时代遗址族属初探[J]
.民族论坛,1988(4):28-32.
被引量:2
2
李晓斌,王燕,周世新.
异地搬迁与文化调适--以德昂族三台山乡初冬瓜和邦外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8-34.
被引量:7
3
吴正彪.
中古时期少数民族族名翻译特例[J]
.民族语文,2000(5):35-37.
被引量:3
4
苏力.
农村基层法院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J]
.北大法律评论,1999(1):80-99.
被引量:49
5
蒙默.
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J]
.历史研究,1985(1):11-32.
被引量:42
6
尤中.
汉晉時期的“西南夷”[J]
.历史研究,1957(12):13-36.
被引量:14
7
高其才.
瑶族调解和审理习惯法初探[J]
.清华法学,2007,1(2):5-18.
被引量:4
8
蒋炳钊.
蛋民的历史来源及其文化遗存[J]
.广西民族研究,1998(4):77-84.
被引量:22
9
杨华.
对“廪君”巴人起源几个问题的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2):23-26.
被引量:2
10
周怀聪.
镇康县德昂族人口状况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8(3):94-9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3
1
赵天宝.
德昂族习惯规范研究的回眸与前瞻[J]
.民间法,2021(1):153-174.
2
刘自兵.
试论春秋时期楚军中的蛮军族属[J]
.三峡论坛,2009(1):122-126.
3
朱文旭.
土家族为“僰人”说[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78-82.
被引量:2
4
李绍明.
夜郎与巴蜀相关民族的族属问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4):86-89.
被引量:6
5
黄柏权.
先秦时期“武陵民族走廊”的民族格局[J]
.思想战线,2008,34(3):121-122.
被引量:4
6
刘自兵.
廪君巴人为越族辨析[J]
.三峡论坛,2010(6):66-69.
被引量:1
7
王永军,刘波.
云南文山红岩洞岩画研究[J]
.民族艺术研究,2017,30(4):90-97.
被引量:1
8
陈龙,狄宠德.
武夷山崖棺葬年代和族属问题初探[J]
.福建论坛,1981(4):81-86.
9
唐楚臣.
西南土著濮为彝族族源之一[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1):1-11.
10
李艳峰.
中国濮人研究的学术史考察[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0,35(4):74-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黄柏权.
秦汉至唐宋时期“武陵民族走廊”的民族格局[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2):37-41.
被引量:5
2
黄柏权.
先秦时期“武陵民族走廊”的民族格局[J]
.思想战线,2008,34(3):121-122.
被引量:4
3
李德虎,薛景.
21世纪彝族研究综述[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6):112-116.
被引量:2
4
王建民.
李绍明先生与近期西南人类学的发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8-13.
被引量:3
5
谭必友,田级会.
廪嘎人丧堂歌与古代薤露歌渊源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92-100.
6
白兴发.
彝学研究:成就、形势与创新发展[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9(10):21-25.
被引量:4
7
朱圣明.
试论汉代西南夷地区的人群划分——以不同场景变换为视角[J]
.史学月刊,2012(4):5-13.
被引量:5
8
刘卫华,周紫林.
澜沧江流域和凉山彝族市场化水平对比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15,0(2):232-233.
9
刘卫华.
澜沧江流域和凉山彝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6):75-77.
10
高然,杨鑫.
建国以来的巴蜀僚人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60-66.
被引量:2
1
“台湾”名称的由来[J]
.湖北社会科学,1990(11):64-64.
2
张增祺.
“濮”说[J]
.贵州民族研究,1986,6(1):51-59.
被引量:2
3
陈健.
彝,从野蛮到美好[J]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2015,0(16):32-33.
4
卢德之,徐达华.
“七·五”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探析[J]
.湖湘论坛,1992,5(2):82-84.
5
田曙岚.
论濮、僚与仡佬的相互关系[J]
.思想战线,1980,6(4):37-48.
被引量:19
6
殷崇浩,何浩.
试述楚人取得的几处濮地[J]
.求索,1982(2):109-113.
7
陇贤君.
“濮”族辨析[J]
.思想战线,1986,12(6):86-90.
被引量:3
8
白如冰.
宗族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影响之思考[J]
.民主与科学,2004(2):40-40.
被引量:7
9
范宏贵.
也谈僚的族属问题[J]
.思想战线,1982,8(2):72-74.
被引量:5
10
卷首[J]
.民主,1997,0(10):1-1.
思想战线
198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