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艺的革新和意识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们的文学创作在艰难地渡过十年浩劫、进入八十年代之际,正在发生一些重要的变革。这些变革可能会对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及时注意到这种新的动向并给以认真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文学界围绕着王蒙同志的近作展开的讨论,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活动,因此,是值得欢迎的。
作者
吴野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0年第6期36-42,共7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意识流
现实主义文学
文学创作
八十年代
小说创作
表现手段
作家
艺术革新
三十年
人与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1
杨江柱.
意识流小说在中国的两次崛起——从《狂人日记》到《春之声》[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1):88-97.
被引量:10
2
陈焜.
意识流问题[J]
.国外文学,1981(1):14-24.
被引量:3
3
陈焜.
意识流问题(续完)[J]
.国外文学,1981(2):79-102.
被引量:2
4
袁可嘉.
象征派诗歌·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欧美现代派文学述评[J]
.文艺研究,1979(1):132-138.
被引量:13
5
柳鸣九.
关于意识流问题的思考[J]
.外国文学评论,1987(4):3-8.
被引量:12
6
黄全愈.
得而复失 失而复得——“意识流”纵横谈[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6(2):121-127.
被引量:1
7
龚济民.
郭沫若·《残春》·意识流[J]
.齐鲁学刊,1983(6):66-69.
被引量:1
8
王许林,徐林英.
论《狂人日记》的“格式”[J]
.学习与探索,1982(3):115-118.
被引量:1
9
石子.
鲁迅、郭沫若与“意识流”手法[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3):98-98.
被引量:1
10
陈焜.
讨论现代派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J]
.外国文学研究,1981,3(1):37-4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泓峻.
“意识流文学”论争对“新时期”批评话语转型的贡献[J]
.山东社会科学,2013(1):69-73.
1
康林.
俄国第一部历史悲剧——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1):58-64.
被引量:1
2
汪文顶.
“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谈三十年代几位青年散文家的创作[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75-82.
被引量:2
3
林华忠.
论心理描写的传统与革新[J]
.晋阳学刊,1983(4):45-53.
4
张佩玉.
略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0(1):57-65.
5
学习《紅灯記》,将戏曲、文化革命推向前进——王众音同志在山东省戏剧工作者学习会上的报告(摘要)[J]
.文史哲,1965(5):1-4.
6
滋阳.
《金瓶梅》作者问题的探索[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27(3):92-93.
被引量:3
7
谢桃坊.
试论梦窗词的艺术特征[J]
.学术月刊,1984,16(4):51-56.
被引量:5
8
阎志宏.
萧红和中国现代小说散文化[J]
.社会科学辑刊,1991(2):134-138.
被引量:9
社会科学研究
198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