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最普遍的证据来源,几乎每个案件都要借助于它。证人客观地、全面地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陈述他所知道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对揭露犯罪,查明犯罪人,正确地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
曹盛林
出处
《政法论坛》
1980年第2期30-34,共5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被告人
证人证言
刑事诉讼法
有利害关系的人
证人的权利
政治思想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
被害人
伪证罪
辩护人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8
1
马进保.
试论刑事庭审中对证人的传询质证[J]
.法学研究,1985,7(2):31-36.
被引量:1
2
西南政法学院协助办案小组.
从办案实践看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现代法学,1979,1(1):26-30.
被引量:1
3
庄惠辰.
刑事诉讼中审判与侦查起诉的关系问题[J]
.法学研究,1957(3):28-29.
被引量:3
4
叶向阳.
质证制度及立法之完善[J]
.法学研究,1995,17(2):41-47.
被引量:3
5
熊秋红.
解读公正审判权──从刑事司法角度的考察[J]
.法学研究,2001,23(6):22-39.
被引量:67
6
左卫民,马静华.
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J]
.中国法学,2005(6):164-176.
被引量:121
7
陈瑞华.
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兼论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J]
.法商研究,2006,23(3):83-93.
被引量:57
8
陈瑞华.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
.法学研究,2006,28(4):63-79.
被引量:281
9
胡云腾.
证人出庭作证难及其解决思路[J]
.环球法律评论,2006,28(5):557-561.
被引量:60
10
李国强,李荣楠.
证据移送制度研究——兼驳起诉书一本主义[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2):81-8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佀化强,余韵洁.
审判中心主义与卷宗制度的前世今生[J]
.法学家,2020(6):97-116.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方海日.
讯问录音录像的证据使用问题——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
.法学家,2023(5):72-87.
2
孙皓.
量刑建议的“高采纳率”误区[J]
.中外法学,2021,33(6):1503-1522.
被引量:18
3
巩寒冰.
侦查思维的故事模型理论:经验事实的故事重建与构件证明[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2,37(2):125-137.
被引量:5
4
崔永存.
刑事证据标准数字化问题研究[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61-177.
被引量:2
5
苏新雅,王景龙.
论庭审实质化背景下书面证言对案件事实认定的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1):108-116.
被引量:1
6
洪刚.
侦诉审“互相配合”的解释[J]
.法律适用,2022(5):95-105.
被引量:6
7
孙皓.
从检察听证到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J]
.比较法研究,2023(1):70-83.
被引量:10
8
孙皓.
量刑建议的“高采纳率”误区[J]
.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4):49-63.
9
佀化强.
“禁止倒果为因”原则:以沉默权的起源、功能为视角[J]
.法学,2023(5):139-158.
被引量:2
10
蒋玉.
侦查人员书面证言的运用规则研究[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3(3):64-73.
1
钱雪棠.
关于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的几个问题[J]
.学海,1995(4):75-79.
2
华玉刚.
谈特殊类型的诉讼案件[J]
.人民司法,1989(6):15-16.
3
高家伟.
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探究[J]
.律师世界,1997(5):5-7.
被引量:2
4
田美妍.
论取保候审的证明要求[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3):73-78.
5
金霆.
被害人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117-119.
被引量:1
6
孟庆国.
论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制度[J]
.青年思想家,2001(5):44-45.
7
陶髦,武延平.
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对待刑事被告人[J]
.政法论坛,1981(3):22-25.
8
李富金.
浅议单方录制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6):56-57.
被引量:1
9
丰华涛.
论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62-63.
10
王进兴,李月波.
关于“什么人能作证人”问题的商榷[J]
.法学研究,1955(5):41-44.
政法论坛
198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