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楼梦》文学语言论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人们通常把文学称为语言的艺术,把卓有成就的文学家称为语言大师。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应当承认,真正能总汇一代文学语言、丰富了民族语言的宝库、在民族语言发展史上留下令名的文学家与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很多。还应当承认,尽管人们惯于援引高尔基的说法“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作者
滕云
机构地区
天津市文联专业
出处
《红楼梦学刊》
1981年第1期105-138,共34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文学语言
曹雪芹
人物对话
语言文字
语言体式
水浒传
林黛玉
凤姐
俗语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7
1
张建梅.
从造人神话看东西方文化差异[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21-22.
被引量:2
2
涂一程.
试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1(3):33-37.
被引量:2
3
李保均.
《红旗谱》的语言艺术[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49-52.
被引量:2
4
傅继馥.
论《儒林外史》语言的艺术风格[J]
.江淮论坛,1980(4):73-80.
被引量:6
5
贾佑吉.
社会主义伟大时代精神的颂歌——《西去列车的窗口》试析[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5(4):97-100.
被引量:1
6
王阳松.
《白杨礼赞》试析[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5(4):101-104.
被引量:1
7
田绘蓝.
评三十年代的优秀长篇小说——《子夜》[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6(4):47-53.
被引量:1
8
王畅.
“雕饰”与“朴素”——浅谈文学语言的美与真[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5(4):113-117.
被引量:3
9
徐荣强.
语言研究必须解放思想[J]
.江汉论坛,1980(1):85-90.
被引量:3
10
查国华,蒋心焕.
战斗的篇章——读《朝花夕拾》[J]
.齐鲁学刊,1977(2):66-6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黄育红.
恭维语的表达方式及语用功能——以《红楼梦》女性恭维语为例[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3):117-120.
被引量:4
2
肖翠云.
从文学的政治性到文学的语言性——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9(4):1-8.
被引量:2
3
文愈龙,刘毅.
“自我”从古老的梦魇中醒来--论残雪对《红楼梦》的批评[J]
.红楼梦学刊,2023(6):178-197.
4
姚姝含,孙伟科.
红学“三大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当代建构[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2(2):79-90.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谢丽娟.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整体美构成探析[J]
.作家,2012(22):198-199.
2
杨君.
红楼梦女性价值观分析[J]
.北方文学(中),2014,0(5):47-47.
3
肖翠云.
新时期文学语言学批评的形成与确立[J]
.中国文学研究,2015(3):17-23.
被引量:2
4
黄梅,张权.
汉语学术互动中的赞美言语行为研究[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6):26-32.
被引量:2
5
周小渟.
历史仪式礼貌视阈下晚清奏疏恭维言语行为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3):62-71.
被引量:6
6
秦有成.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视阈下的《红楼梦》赞美语研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12):161-163.
1
宋建华.
从曹植的诗歌创作看曹氏父子对古体诗的贡献[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2):22-26.
2
蒋凡.
刘勰文学语言论刍议[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2):16-22.
被引量:1
3
高明扬.
八股文语言体式论[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1):62-66.
4
齐焕美.
古代笑话的语言分析[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2):51-53.
5
闾海燕.
语言:从生活进入文学——文学语言论[J]
.南京社会科学,2000(8):43-50.
被引量:4
6
姚苏平.
论张天翼短篇小说的语言体式[J]
.作家,2009,0(24):8-9.
被引量:1
7
王丹萍.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我需要个妻子》[J]
.文学界(理论版),2010(9):51-52.
8
姬沈育.
试论元结革新文体的成就[J]
.天中学刊,1999,14(1):70-72.
被引量:2
9
孙宝林.
近代文体演变的历史审视[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0(2):11-15.
10
周玉英.
中国现代诗歌诗体的演变[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46-47.
红楼梦学刊
198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