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文艺的共鸣问题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六十年代初,我国文艺界曾就文艺欣赏中的“共鸣”问题展开过讨论。在如何理解“共鸣”的范围、条件及形成的原因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四人帮”横行时期,“共鸣”被当作“全民文艺”的来源而受到挞伐。从此对此也就讳莫如深了。所谓文艺欣赏中的“共鸣”是指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常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同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同、乃至基本一致的艺术感受。没有这种感受。
作者
齐立
出处
《文学评论》
1981年第2期21-30,共10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文艺作品
文艺欣赏
社会生活
阶级性
共鸣
欣赏习惯
阶级关系
共同美
民族形式
各民族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1
吕元明.
河上肇的著作在中国[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119-120.
被引量:5
2
王朝闻.
艺术的创作与欣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1-18.
被引量:4
3
柳鸣九.
关于文艺欣赏阅读中的情感运动形式[J]
.学术月刊,1961,5(5):32-37.
被引量:2
4
马白.
共鸣·欣赏·创作——兼与柳鸣九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61,5(8):47-51.
被引量:1
5
李丕显.
谈“移情”和“共鳴”[J]
.文艺理论研究,1982(2):31-36.
被引量:3
6
陆游.陆放翁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7
胡华.五四运动的历史人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7.
8
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301,1523,2292,3165,1234,3648,1731,578,1420,1226,4463,2312,1958,3634,560,1673,4542,1893.
9
寿岳文章.陆放翁鉴赏·后记[M].东京.岩波书店,2004,532,531.
10
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M].北京.中华书局,2008.172,2.
引证文献
3
1
陆越.
超越历史和国域的心灵对话——河上肇与陆放翁的比较[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410-414.
2
张文刚.
文艺鉴赏本质论──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述评之一[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6):29-32.
被引量:1
3
刘春阳,江艾婧.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地方美术馆定位问题——以武汉美术馆为例[J]
.文化发展论丛,2017(3):36-4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顾欣.
摄影的视觉语言及其鉴赏[J]
.创意与设计,2020(2):74-80.
1
丁敬祝.
应该提倡文艺创作的迎合说——为“迎合”辨析[J]
.佳木斯师专学报,1985,3(1):59-62.
2
李长兴.
有滋有味品文学——“滋味”说探讨[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16(3):31-34.
3
王燎荧.
人的“同嗜”和阶级性(仿对话录)[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5):46-50.
4
关于文学上的共鸣问题和山水诗问题[J]
.文学评论,1961(3):135-140.
5
林虹.
罗敷与爱斯梅哈尔达的共同美[J]
.大家,2011(7):19-19.
6
赵阳,黄思洁.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文艺欣赏漫谈》书评[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2):109-109.
7
张正华.
浅评《子夜》的人物形象及艺术风格[J]
.河南农业,2010,0(8X):57-57.
被引量:2
8
刘传华.
繁华落尽 听子夜钟声看—《子夜》赏析[J]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09(7):52-53.
9
李西建.
从文学编辑到青年评论家——白烨其人其文漫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92(5):113-116.
10
计永佑.
两种对立的人性观——与朱光潜同志商榷[J]
.文艺研究,1980(3):14-18.
被引量:11
文学评论
198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