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早期《文史哲》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史哲》杂志最初是同人刊物,它没有专职人员,只是由文史两系的教师兼任编辑,并由当时历史系和历史语文研究所的两位工人兼管后勤工作。当时这些热心的同志们都不懂出版发行等业务,第一期出版了,既然没有邮局或新华书店发行,我们如何发行,把它们卖出去?只好采用原始的办法,给全国各大学的朋友们寄出,请他们代售。
作者
杨向奎
出处
《文史哲》
1981年第4期6-7,共2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历史系
文史哲
后勤工作
新华书店
语文研究
出版发行
专职人员
早期
编辑
专题论文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3
1
余修.
深切怀念华岗同志[J]
.文史哲,1980(4):9-11.
被引量:1
2
李希凡.
《文史哲》培养了我[J]
.文史哲,1981(4):9-10.
被引量:2
3
葛懋春.
回忆早期《文史哲》杂志社社长华岗同志[J]
.文史哲,1981(4):11-12.
被引量:12
4
张伯海.
谈期刊品牌[J]
.出版参考,2003(7):12-12.
被引量:39
5
朱语今.“九泉闻讯亦欣然!” 怀念华岗同志[J]读书,1980(11).
6
龙协涛.
我看《文史哲》的成功和品牌[J]
.文史哲,2011(6):48-50.
被引量:3
7
王文福,路晓鸽.
高校文科学报优化双盲评审制度的构想[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1):1317-1321.
被引量:2
8
王学典.
在“古今中外”四重语境下“守正创新”[J]
.旗帜,2021(8):47-48.
被引量:1
9
王学典.
新时代期刊人的历史使命[J]
.中国出版,2021(17):19-22.
被引量:12
10
刘京希.
学术期刊的学术史价值及其追求——基于《文史哲》的办刊实践[J]
.山东社会科学,2022(4):5-1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刘光裕.
华岗与《文史哲》[J]
.出版史料,2006(4):4-11.
被引量:6
2
刘京希,李扬眉,郭震旦.
学术期刊的学术史角色建构——以《文史哲》的历史变迁为视角[J]
.中国编辑,2017(10):74-79.
被引量:7
3
余孟孟.
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成长路径研究——基于《文史哲》的办刊实践和经验[J]
.出版参考,2023(12):73-77.
被引量:1
4
王维国,刘姝妤.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阐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探析[J]
.科技与出版,2024(11):12-2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祁丽华,王学典,任元军.
《文史哲》办刊的学术性与时代性成因的历史回顾[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116-120.
被引量:2
2
刘京希.
学术期刊的学术史价值及其追求——基于《文史哲》的办刊实践[J]
.山东社会科学,2022(4):5-11.
被引量:9
3
薛明骥,黄广友.
《文史哲》与新中国初期史学学术体系的重构[J]
.山东社会科学,2022(4):20-31.
被引量:1
4
奥海玮.
社科类期刊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三维逻辑[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4):136-143.
5
赵亮.
承与变:中国古代历史遗产的学术生产(1949—1965)——引入考普对编辑出版的研究视角[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3,8(1):70-80.
6
任虎.
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2(2):147-162.
7
薛明骥,黄广友.
《文史哲》与新中国初期史学学术体系的重构[J]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7):33-45.
8
王楠.
英文学术期刊审稿专家资源管理与维护——以Global Health Research and Policy为例[J]
.出版与印刷,2024(3):22-28.
被引量:1
9
朱剑,仲伟民.
延续与断裂:中国高校学报传统再议——基于中西学术期刊传统的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63(6):165-183.
10
张宏伟.
社会向学术的转型:从文章表达方式出发[J]
.汉字文化,2019,0(18):18-19.
1
陆铮,张云鹏.
第三次“学科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108-109.
2
李行健.
河北方言词汇编(选载·续完)[J]
.天津师院学报,1980(2):88-97.
3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1998年各期主题一览[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6(1):163-164.
被引量:1
4
史岩.
《近代中国教案研究》简介[J]
.社会科学研究,1986(6):36-36.
5
马伟华,胡鸿保.
人类学的重建和自省——由《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说起[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0):279-280.
6
策.达木丁苏荣,高宝珍.
蒙古语文研究的发展情况[J]
.世界民族,1980(1):57-59.
7
申小龙.
中国训诂学传统的现代化——评许威汉《训诂学导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8(2):143-146.
8
乔全生.
洪洞话的代词[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9(2):86-90.
被引量:8
9
朴建来.
社区兼管物业的一种尝试[J]
.社区,2004(10):18-19.
10
耕在沙场.
低调围观 高调相识[J]
.心理与健康,2011(4):66-66.
文史哲
198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