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二)
被引量: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二) 甘藷 甘藷,现代一般称山芋、红薯、白薯、番薯,源出于中美和南美。虽然学术界大体认为甘藷的世界性的传播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的,但近20年来有若干科学迹象使一些学人相信在哥伦布以前甘藷已传入太平洋玻里内西亚岛群中某些岛屿。甘藷传华的历史,自明末清初即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以清初久任(1647—1654)
作者
何炳棣
出处
《世界农业》
1979年第5期21-31,共11页
World Agriculture
关键词
玉蜀黍
中国粮食生产
十六世纪
云南
《明史》
天台县志
乾隆
《广东新语》
明末清初
四川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8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398
1
侯官响.
清代楚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J]
.清史论丛,2019(2):118-136.
被引量:1
2
陈达生.
论蕃坊[J]
.海交史研究,1988(2):67-74.
被引量:1
3
林更生.
古代从海路引进福建的植物[J]
.海交史研究,1982,0(1):87-91.
被引量:2
4
邓聪.
史前蒙古人种海洋扩散研究——岭南树皮布文化发现及其意义[J]
.东南文化,2000(11):6-22.
被引量:29
5
陈亚平.
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J]
.读书,2003(1):48-52.
被引量:2
6
郑维宽.
清代玉米和番薯在广西传播问题新探[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114-121.
被引量:9
7
胡绳.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J]
.中国社会科学,1999(3):4-19.
被引量:83
8
何诚.
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J]
.中共党史研究,1999(6):77-80.
被引量:12
9
王也扬.
也评毛泽东的“一张白纸”说[J]
.中共党史研究,1999(6):81-84.
被引量:10
10
黄如桐.
关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若干问题的讨论[J]
.中共党史研究,1999(6):85-8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0
1
寸湘琴,吴华英,赵庆云,秦乔生,谢世清.
云南高原甘薯地方品种光合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220-222.
被引量:10
2
郭声波,张明.
历史上中国花生种植的区域特点与商业流通[J]
.中国农史,2011,30(1):15-22.
被引量:17
3
张学渝,李伯川.
云南明清时期五百余年旱灾史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112-117.
被引量:4
4
杨燕,唐萍,王建军,赵庆云,杨秀莲.
云南高原红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5):10507-10508.
被引量:6
5
李玉尚,杨雨茜.
番薯、玉米与清初以来四川的钩虫病[J]
.科学与管理,2013,33(6):33-51.
被引量:5
6
谢世清,冯毅武.
云南高原不同甘薯地方品种种薯萌芽特性研究[J]
.种子,2000,19(5):49-50.
7
陈永伟,黄英伟,周羿.
“哥伦布大交换”终结了“气候—治乱循环”吗?——对玉米在中国引种和农民起义发生率的一项历史考察[J]
.经济学(季刊),2014,13(2):1215-1238.
被引量:15
8
李昕升,王思明.
南瓜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7):96-102.
被引量:6
9
李昕升,王思明.
南瓜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J]
.唐都学刊,2014,30(4):90-95.
10
李昕升,王思明.
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影响[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31(6):75-8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23
1
张志斌,李昕升.
新见《朱蓣疏》校释与考论[J]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3(1):162-174.
2
李昕升,王荧.
近五年来美洲作物史研究评述(2016-2020)[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1):88-100.
被引量:3
3
李昕升.
海上丝绸之路物种交流研究三题[J]
.全球史评论,2020(2).
被引量:1
4
秦志超,无.
浅谈仫佬族依饭节中的文化符号——以“牛模型”为例[J]
.中国民族美术,2019(4):52-56.
被引量:1
5
张芳.
玉米进入中国的时间与路径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搜索[J]
.闽商文化研究,2019(1):15-18.
被引量:2
6
许可,周爽,何博文,张义正.
三个甘薯品种光合特性与生产量关系的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172-175.
被引量:10
7
海梅荣,郭华春,周华芬,罗文开,达布希拉图.
叶片老化对甘薯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4):447-451.
被引量:13
8
温长文,许景超,王进朝.
花生收获机推广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建议[J]
.河北农机,2011(6):45-47.
9
温长文,王进朝,陈思刚.
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建议[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0):100-102.
被引量:5
10
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李慧峰,陈天渊,卢森权.
甘薯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9):1287-1290.
被引量:9
1
陈梦阳,汪伟,初杭.
我国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应对农村劳动力紧缺[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2(10):54-54.
2
周润健.
联合国官员表示 中国发展马铃薯产业利于保障粮食安全[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09(2):54-54.
3
宋立娟.
简述玉米病害的防治[J]
.新农村(黑龙江),2014(10):136-136.
4
刘少华.
一粒中国米 从基因到餐桌[J]
.北方人,2015,0(5):39-41.
5
南繁育种为中国粮食生产建奇功[J]
.种业导刊,2011(6):39-39.
被引量:1
6
姜文来,刘洋.
农业节水技术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
.农业展望,2014,10(2):55-58.
被引量:4
7
张岳华.
中国古代玉米的引进和栽培史[J]
.种子世界,1990(12):40-40.
被引量:2
8
百年农大世纪学人[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4).
9
百年农大 世纪学人[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
10
黄传春.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J]
.福建农业,2015,0(4):100-100.
被引量:1
世界农业
197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