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裴李岗文化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裴李岗遗址已经作了两次发掘,虽然发掘的面积还不大,但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同裴李岗相同的文化遗址,在河南一些地区已陆续有不少发现。我们从这些遗址发现的材料看来,其所包涵的文化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也有新的內容可以互为补充,因此,以裴李岗遗址所代表的一种文化面貌,已经比较清楚。本文拟就其文化特征、年代以及它和黄河流域其它文化的联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
李友谋
陈旭
出处
《考古》
1979年第4期347-352,共6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早期
居住遗址
黄河流域
中原地区
文化特征
中石器时代文化
文化内涵
墓葬
文化内容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39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6
1
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J],1978(02).
2
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J],1977(06).
3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试掘[J],1972(10).
4
苏秉琦.
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J]
.考古学报,1965(1):51-82.
被引量:154
5
陕西华县柳子鎭考古发掘简报[J],1959(02).
6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M]文物出版社,1974.
共引文献
178
1
刘文强.
石峁立鸟陶器源流追溯[J]
.形象史学,2020(2):212-241.
被引量:4
2
王立夫,周侠.
中国史前彩陶中的地纹[J]
.山东艺术,2023(2):14-23.
3
孙庆伟.
考古何为:论苏秉琦的考古观[J]
.古代文明辑刊,2020(1):245-258.
4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5
李能交,孟恬.
西阴文化勾连涡纹彩陶初步研究[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4(1):142-151.
6
刘正山.
《山海经》昆仑位置新考[J]
.中国文化论衡,2020(2):264-280.
7
段茂升.
原始图画为文字产生提供的准备因素探析[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1):51-53.
8
蓝凡.
中华史前彩陶生活导论[J]
.文化艺术研究,2009,2(4):49-58.
被引量:1
9
干志耿,李殿福,陈连开.
商先起源于幽燕说[J]
.历史研究,1985(5):21-34.
被引量:33
10
樊娇凤.
荒坡遗址分期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155-167.
同被引文献
399
1
孙广清.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J]
.中原文物,2000(2):22-28.
被引量:29
2
刘冰,马凤磊,鲍林峰,庞昊.
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1):6-21.
被引量:8
3
邓振华,高玉.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J]
.南方文物,2012(1):156-163.
被引量:41
4
孙秀丽.
考古的“黄埔四期”——记1950年代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J]
.中国文化遗产,2005(3):74-84.
被引量:6
5
周军,汪旭,赵海星.
河南巩义市瓦窑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99(11):13-20.
被引量:4
6
段宏振,孙继安,张丽.
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9(7):1-7.
被引量:31
7
孔昭宸,刘长江,何德亮.
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J]
.考古,1999(7):59-62.
被引量:43
8
安志敏.
关于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问题[J]
.考古,1999(1):81-89.
被引量:22
9
张玉石,赵新平,乔梁.
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J]
.文物,1999(7):4-15.
被引量:127
10
杨虎,刘国祥,邵国田.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
.考古,2000(9):30-48.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4
1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2
丁清贤.
试论裴李岗文化的分期[J]
.文物春秋,1990(2):22-39.
被引量:3
3
彭永生.
试论黄河流域史前时代的陶鼎[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9-64.
被引量:2
4
杨瑞霞,鲁鹏,武慧华.
河南裴李岗文化聚落空间集聚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150-155.
被引量:21
5
魏兴涛.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J]
.华夏考古,2012(2):25-46.
被引量:5
6
王星光.
李家沟遗址与中原农业的起源[J]
.中国农史,2013,32(6):13-20.
被引量:9
7
李庆卫.
北京国际梅园规划与建设特点的探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S1):14-19.
被引量:6
8
李国强.
北方距今八千年前后粟、黍的传播及磁山遗址在太行山东线的中转特征[J]
.南方文物,2018,0(1):229-251.
被引量:9
9
谭世鑫.
全新世中期河南考古文化类型的分布变迁[J]
.农业考古,2017,0(1):21-25.
10
王秋东.
豫西南地区先秦农业略论[J]
.洛阳考古,2020(2):18-2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郭荣臻.
动物遗存视域下郑州地区史前农业演进过程研究[J]
.洛阳考古,2023(3):47-60.
2
达婷,陈瑞丹.
传统梅园美感生成机制对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的启示[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S1):175-178.
被引量:3
3
曹世雄.
自然环境对黄河文明形成的影响——炎黄二帝称谓的内涵与中华文明的诞生[J]
.农业考古,2006(1):1-7.
被引量:4
4
李友东.
协作式农业文明产生的特定地理环境——黄河中下游农业文明起源地理背景比较初探[J]
.农业考古,2008(4):29-39.
被引量:1
5
王红兵,薄育新,李晓红,胡永红,刘素清.
梅花在中日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比较浅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S1):134-137.
被引量:1
6
杨桦.
中国北方城市梅花应用探析[J]
.河北林果研究,2010,25(2):198-201.
被引量:3
7
杨桦.
中国北方城市梅花专类园的景观营造[J]
.河北林业科技,2010(3):31-32.
8
金宇飞.
龙山文化与古史传说的对比研究[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73-77.
被引量:2
9
王毅力.
试论鼎功能的历史演变[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84-86.
被引量:1
10
张杰,杨炜茹,王富廷,张启翔,王叶,陈晶鑫.
我国梅花专类园设计要点探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6):217-220.
被引量:5
1
李绍连.
关于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几个问题——从莪沟北岗遗址谈起[J]
.文物,1980(5):20-27.
被引量:9
2
巩县米北遗址调查[J]
.中原文物,1986(4):20-23.
被引量:2
3
陈斌.
万荣等四县考古调查和发掘[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7(1):5-22.
被引量:3
4
王明亮.
中国中石器时代文化初探[J]
.农业考古,2000(1):71-78.
被引量:2
5
李友谋.
裴李岗遗址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J]
.考古,1979(3):197-205.
被引量:55
6
栾丰实.
试论仰韶时代东方与中原的关系[J]
.考古,1996(4):45-58.
被引量:45
7
缪雅娟.
沙窝李遗址分析——试论裴李岗文化分期[J]
.考古,1993(9):843-851.
被引量:4
8
张松林,郭光生.
点军台遗址文化分期与仰韶文化遗存试析[J]
.中原文物,1988(1):49-53.
9
严文明,郑兰生,郎树德,魏千乙,程晓钟,李勇锋.
对话[J]
.丝绸之路,2003(4):15-16.
10
赵世纲.
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
.华夏考古,1987(2):160-175.
被引量:15
考古
197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