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丁同志: 六日来信已转到。你连名字都化写①,目疾严重的我看不清楚,信封上只好照样画一点。通过一个人或一些人的遭遇,反映其周围的情况,是古今中外通用的方法。有些《彷徨》的注释者缺少文艺的常识,硬要把实在是同情的人物,当作批判的对象来说。不管时代背景怎样,凭主观想象,自然难免“近乎说梦”(可参看《“题未定”草(七)》)。“五四”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0年第3期92-92,共1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