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兰克福哲学-社会学学派基本思想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用以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手法,特别清楚地表现在所谓“新左派”运动这种独特的左倾机会主义思想体系中。这种运动在1968年法国五一六月事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此之前不久,它也表现在六十年代左翼学生运动中,这个运动开始于美国、后来波及西欧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传播到日本。对六十年代思想斗争所作的分析令人信服地证明,这种左倾机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作者
Я.Г.福格列尔
涂纪亮
出处
《世界哲学》
1978年第5期44-48,共5页
World Philosophy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
六十年代
基本思想
霍克海默
德国社会民主党
社会学学派
阿多诺
马克思列宁主义
存在主义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8
1
喻国明,李彪,李莹.
意识阈限下信息刺激的传播效果研究——基于ERP的实验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9,31(2):29-33.
被引量:8
2
黎澍.
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历史研究,1954(3):1-13.
被引量:4
3
孟建.
“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1):23-31.
被引量:31
4
M.W.瓦托夫斯基,岳长龄.
维也纳学派和社会运动[J]
.世界哲学,1985(2):69-74.
被引量:7
5
张蓬.
现象学方法与结构主义方法[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3(3):46-52.
被引量:3
6
祝建华.
上海郊区农村传播网络的调查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6):70-76.
被引量:22
7
彭明.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教学与研究,1964(1):52-65.
被引量:6
8
蒋学模.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在我国的传播[J]
.学术月刊,1959,3(10):49-53.
被引量:1
9
陈一百.
实验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J]
.学术研究,1963(3):1-7.
被引量:1
10
陆定一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祝词[J]
.文物,1960(7):7-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刘涛.
理论谱系与本土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1949-2019)[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10):5-20.
被引量:16
2
陈璇,马冀.
维也纳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方法论创新对新文科中国学派的借鉴[J]
.创新教育研究,2022,10(2):271-27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曾祥敏,杨丽萍.
逻辑架构与协同关系:我国主流媒体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3):37-52.
被引量:5
2
谢清果.
我与华夏传播学体系的建构(下)(之二)--“三大体系”之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探索之路[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2):8-13.
3
黄聪慧.
范式转换与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转型[J]
.青年记者,2020(33):105-106.
4
邵鹏,董佳琦.
华夏传播的在地经验与理论创新--评邵培仁、姚锦云《华夏传播理论》[J]
.全球传媒学刊,2021,8(1):145-152.
被引量:2
5
戴利朝,张晨.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新闻传播学研究管窥——基于《新闻学研究》的文本分析[J]
.东南传播,2021(4):49-53.
6
曹志伟.
新文科背景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
.新闻论坛,2021,35(6):110-112.
7
周裕琼,尹卓恒.
健康传播研究的中国意识:中外发展比较与评析[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1):112-128.
被引量:8
8
田晓,胡正荣.
构建基于全球传播生态的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2):65-68.
被引量:4
9
丁汉青,杨嘉仪.
内卷与开放:中外媒介融合学术场域对比研究[J]
.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2):100-124.
10
张洪忠,王競一.
机器行为范式:传播学研究挑战与拓展路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45(1):1-9.
被引量:14
1
殷叙彝.
教皇通谕《一百周年》和天主教“社会教义”[J]
.欧洲研究,1994,15(2):26-35.
被引量:2
2
马驰.
简论考茨基的美学观[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4):35-40.
被引量:1
3
石华灵.
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范式影响下的科学社会学[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51-53.
4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阐述[J]
.政工学刊,2014(8):82-83.
5
措吉.
试探法兰克福学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渊源[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10):283-283.
6
张国祺.
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的锐利武器——学习《反杜林论》札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3(1):16-19.
7
赵永清.
多元之表象,伦理之实质──民主社会主义世界观比较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1995(9):73-78.
8
H.乌尔利希,I.维尔善,俞长彬,钱学敏.
《反杜林论》的产生过程和历史作用[J]
.世界哲学,1979(4):18-24.
被引量:5
9
林建华.
西方社会民主党人的宗教观述析[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4):54-59.
10
熊敏.
罗莎·卢森堡与西方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1):153-158.
被引量:1
世界哲学
197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