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魏收年谱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年前,余研治魏书,因辑录魏书作者魏收事迹,排比考订,撰为年谱,以为知人论世之助、而于魏书撰写经过及当时人争论之情况与问题,尤致意焉。稿成,(?)置箧中,久未董理。今四川大学学报徵稿,因修改写定,为学报充篇幅,并求正于当世通人。一九五七年九月缪钺自记于四川大学铮园。
作者
缪钺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3期1-39,共39页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魏收
北齐
刺史
大学学报
天保
颜之推
高欢
邢邵
四川
尔朱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8
1
崔玲.
麦积山与庾信铭文[J]
.社科纵横,2005,20(5):158-159.
被引量:3
2
罗国威.
温子升年谱(续)[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4):41-43.
被引量:4
3
罗国威.
温子升年谱[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3):1-5.
被引量:4
4
曹道衡.
再论北朝诗赋[J]
.社会科学战线,1985(1):228-234.
被引量:3
5
牛贵琥.
王褒论略[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6(3):8-11.
被引量:2
6
吴先宁.
北方文风的性质内涵及其内在生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0(5):19-22.
被引量:2
7
杨胜宽.
南北朝赋的艺术突破[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1):104-108.
被引量:1
8
牛贵琥.
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J]
.文学遗产,2000(5):33-41.
被引量:16
9
蒋述卓.
北朝文风的悲凉感与佛教[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4(2):4-9.
被引量:4
10
张国星.
北朝文化主潮与文学的式微(续)[J]
.社会科学辑刊,1991(4):122-13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牛润珍.
北魏史官制度与国史纂修[J]
.史学史研究,2009(2):16-29.
被引量:8
2
白云娇.
北地三才交游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3):25-30.
被引量:1
3
龙正华.
20世纪以来北朝骈文研究综述[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3):86-94.
4
徐中原.
魏收辞赋创作考论——兼论其文学思想与“为魏公藏拙”[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9-83.
5
姚志远.
《魏书·食货志》的史料价值[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9,11(5):121-124.
6
冯鑫,陈磊.
梁与东魏通和移文的作者小考[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0(4):37-42.
7
陈超.
道宠经学授受献疑[J]
.佛学研究,2020(2):100-116.
8
曹凯成.
魏收诗歌创作与南北文风的融合[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25-3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汪增相.
佛教与北朝史家的历史撰述[J]
.安徽史学,2010(6):16-21.
被引量:1
2
卢鹏程.
高允与北魏前期史学[J]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6):29-30.
3
霍道中.
20世纪末以来“北地三才”研究综述[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39(2):16-19.
4
王山青.
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及文化[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8):183-184.
被引量:3
5
谢振华.
隐没的龟兹王:北魏慕容归事迹考[J]
.西域研究,2022(1):14-25.
被引量:1
6
谢振华.
隐没的龟兹王:北魏慕容归事迹考[J]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2(3):18-27.
7
陈爽.
“王命之副”——魏晋南北朝的起居注编纂与政务运行[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0(4):47-58.
8
曹刚华,刘欣宇.
北魏起居注制度新探[J]
.史学理论研究,2023(4):56-64.
9
钟妍,黄京.
“王者不死”:李世民君权合法性的历史书写模式[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2):45-51.
1
钟涛.
任昉骈文略论[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3):68-73.
被引量:1
2
柳春藩.
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初探[J]
.人文杂志,1960(2):61-67.
3
眭达明.
古代秘书任免逸闻(二)[J]
.办公室业务,2008(8):61-61.
4
眭达明.
学者型秘书魏收[J]
.秘书,2007(4):28-29.
5
邵燕祥.
关于晚年郭沫若[J]
.郭沫若学刊,2004(4):79-80.
被引量:1
6
瞿林东.
说《魏书》非“秽史”[J]
.江汉论坛,1985(5):70-75.
被引量:11
7
老猫.
酒饭逗[J]
.时代青年(悦读),2015,0(4):62-62.
8
老猫.
酒饭逗[J]
.才智(智慧版),2015(3):78-78.
9
开封师院中文系全唐诗校订组.
全唐诗注重出实不重出作品索引[J]
.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11(1):83-83.
10
杨洪权.
邺城在魏晋南北朝军事上的地位[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2):40-45.
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