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商代琢玉工艺的一些初步看法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公元前十六到十一世纪的商朝,正当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恩格斯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反杜林论》)商朝建国以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进一步提高。
机构地区
北京市玉器厂技术研究组
出处
《考古》
1976年第4期229-233,286-287+290,共8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琢玉工艺
商代玉器
奴隶制
恩格斯
青铜
中国奴隶社会
研磨
图版
钻孔
管钻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9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249
1
杨露雅,朱剑,岳超龙,唐际根.
殷墟玉器孔道内部微痕分类辨析[J]
.人类学学报,2021(2):249-260.
被引量:1
2
袁广阔,秦小丽,杨贵金.
河南焦作市府城遗址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0(2):16-35.
被引量:14
3
赵春青,顾万发,王文华,武家璧,李卫东.
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1999年试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0(4):3-10.
被引量:47
4
谢意红,张珠福.
加州软玉和缅甸软玉特征及矿物成分的研究[J]
.岩矿测试,2004,23(1):33-36.
被引量:5
5
杨主恩,王士元.
和田玉的电镜显微形貌和能谱特征[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57-61.
被引量:2
6
王立本,刘亚玲.
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和岫岩老玉(透闪石玉)的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62-67.
被引量:20
7
崔文元,吴伟娟,刘岩.
江苏溧阳透闪石玉的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91-98.
被引量:16
8
钟华邦,张洪石.
江苏梅岭玉的基本特征[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105-109.
被引量:8
9
孙先如,张敬国,汪焕荣,孙瀚,蒋小平,徐勤.
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新石器时代闪石类玉器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124-128.
被引量:3
10
朱勤文,张敬国,吴沫.
凌家滩出土鸡骨白古玉器玉质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129-13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0
1
杨露雅,朱剑,岳超龙,唐际根.
殷墟玉器孔道内部微痕分类辨析[J]
.人类学学报,2021(2):249-260.
被引量:1
2
杨伯达.
中国古代玉器面面观[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1):32-48.
被引量:26
3
杨伯达.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下)[J]
.东南文化,1989(1):121-131.
被引量:4
4
杨伯达.
试论先玉器工艺及玉器工艺之区别与特点[J]
.考古,2004(10):62-68.
被引量:3
5
孙周勇.
神木新华遗址出土玉器的几个问题[J]
.中原文物,2002(5):37-42.
被引量:14
6
顾冬红,董俊卿,李青会,干福熹.
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特征与文明发展的关系[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4):18-30.
被引量:7
7
张书惠.
河南地区夏商城址内生产专业化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14-17.
8
吴汝祚.
夏文化初论[J]
.中国史研究,1979(2):132-141.
被引量:5
9
邓峰,罗武干,杨益民.
砣具配合解玉砂雕刻玉器纹饰的可能性分析[J]
.人类学学报,2015,34(4):537-543.
被引量:2
10
岳超龙,朱剑.
中国古代玉器科技研究述评[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7,38(1):111-12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杨岐黄.
史前玉璧制作工艺探析[J]
.西部考古,2023(1):141-154.
2
周大鸣,马斌斌.
道路与族群互动——南丝绸之路上的都兰县及其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21(1):123-134.
被引量:5
3
杨露雅,朱剑,岳超龙,唐际根.
殷墟玉器孔道内部微痕分类辨析[J]
.人类学学报,2021(2):249-260.
被引量:1
4
崔天兴,沈辰,马舒文,靳松安.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史前玉坯切割工艺的新发现和研究[J]
.南方文物,2019(6):117-123.
被引量:1
5
张淇馨.
古代海港良渚出土玉器研究[J]
.中国港口,2021(S01):85-91.
6
孙维昌.
上海宝山明墓中的文房清供[J]
.收藏家,2004(4):21-27.
7
杨伯达.
试论先玉器工艺及玉器工艺之区别与特点[J]
.考古,2004(10):62-68.
被引量:3
8
朱君孝.
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J]
.中原文物,2006(3):52-57.
被引量:8
9
洪成林.
黄山横江特大桥挂篮设计与施工[J]
.铁道建筑,2006,46(8):20-21.
被引量:4
10
马飞.
商周玉琮功用浅议[J]
.洛阳大学学报,2007,22(3):101-102.
1
妇好墓出土玉器大展[J]
.收藏.拍卖,2016,0(12):127-127.
2
宗毅.
浅谈殷墟玉器的继承与发展[J]
.华夏考古,1997(3):58-60.
被引量:1
3
殷志强.
商代玉器的鉴定(上)[J]
.文物天地,2016,0(1):65-69.
4
魏勤.
评《殷墟妇好墓》[J]
.考古,1982(4).
5
夏鼐.
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J]
.考古,1983(5):455-467.
被引量:129
6
贾连敏,姜涛.
虢国墓地出土商代王伯玉器及相关问题[J]
.文物,1999(7):46-49.
被引量:4
7
喻燕姣.
略论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J]
.中原文物,2002(5):43-50.
被引量:10
8
刘敏.
妇好玉凤之归属[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8):84-87.
9
连劭名.
殷墟卜辞中的邑与示[J]
.殷都学刊,2012,33(3):5-10.
10
祝容,曹汉刚.
河南出土的商代玉器[J]
.收藏家,2008(6):51-54.
考古
197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