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香港学位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香港学位制度的特点与评价●尹叶芊芊史秋衡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贸易、旅游中心,经济高度发达,地理区域不大,其学位制度有着自身的独特性。1997年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的学位制度就是整个国家学位制度的一部分,只是一国两制而已,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包...
作者
尹叶芊芊
史秋衡
机构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7-53,共7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学位教育
学位制度
香港大学
研究生教育
兼读制
学位课程
硕士学位
学位体系
教资会
学士学位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0
1
王一涓.
内地与香港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比较[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0(1):56-60.
被引量:3
2
翁丽芳.
台湾现代学位制度的演变[J]
.台湾研究集刊,1997(1):92-94.
被引量:1
3
朱开轩.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1-3.
被引量:5
4
王亚杰,刘桔.
按一级学科授权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3-5.
被引量:13
5
毕家驹.
香港的學位和學位授權學校評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5):51-53.
被引量:2
6
史秋衡.
试论我国高师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改革[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5(2):106-111.
被引量:5
7
谢安邦.
论师范教育的特性[J]
.教师教育研究,1994,9(2):16-24.
被引量:26
8
何斌.
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16-19.
被引量:29
9
李建超.
香港高等教育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启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18-123.
被引量:31
10
李盛兵.
香港研究生教育及其模式分析[J]
.上海高教研究,1996,16(5):60-6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史秋衡.
内地、香港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关系的比较[J]
.教师教育研究,1998,13(3):55-57.
被引量:4
2
范旭乾.
香港与内地数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12):30-30.
3
杨承印.
港台与内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36-38.
被引量:5
4
侯彦芬,杨德森,李刚.
香港研究生教育对内地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和借鉴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5):119-120.
被引量:3
5
方晓丽,谢伟.
我国施行四级学位制度的可行性探析[J]
.时代教育,2015,0(19):276-27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孙二军,李国庆.
高师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释义及实现路径[J]
.高教探索,2008(2):95-99.
被引量:33
2
郭进军.
关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3):466-468.
被引量:11
3
孙德芳.
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批判——兼论准教师实践知识的养成[J]
.全球教育展望,2009,38(4):85-89.
被引量:12
4
吴燕.
中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比较与启示[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1):113-116.
被引量:2
5
鲍毅玲,吴姗.
论香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借鉴价值[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95-98.
被引量:6
6
范旭乾.
香港与内地数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12):30-30.
7
罗生全,程芳芳.
香港地区教育博士培养体系及借鉴[J]
.教师教育研究,2012,24(3):49-53.
被引量:7
8
林正范,贾群生.
中外师范教育与师资培养途径之比较研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2(2):1-9.
被引量:6
9
朱新梅.
论我国部属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1):1-9.
被引量:33
10
刘扬,马永红.
世界一流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三所香港高校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2):81-88.
被引量:16
1
王桂梅.
夯实基础 联系实际 注重探究——从2007年中考物理答卷谈物理教学[J]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8,0(4):26-27.
2
张欣.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评价策略[J]
.中小学管理,2001(4):5-7.
被引量:14
3
李静,夏蓓洁.
“双校园”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以“博洛尼亚进程”为指导[J]
.教育观察,2014,3(19):38-41.
4
刘新春,施淑琴.
数学学习方式的特点与评价[J]
.数学教育研究,2006(5):6-7.
5
施淑琴,刘新春.
数学学习方式的特点与评价[J]
.数学教育研究,2006(3):7-8.
被引量:1
6
杨杏芳.
研究型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之道[J]
.教育与现代化,2003(4):46-51.
被引量:1
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尴尬及其化解[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2(23):13-13.
8
赵喜臣,夏季亭.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程与发展趋势[J]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2,0(1):4-10.
被引量:6
9
徐更生.
1995年高考数学试题的评价与分析[J]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1996(1):33-36.
10
江德斌.
“工士”学位的社会价值大于虚名[J]
.中国职工教育,2014(7):59-59.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