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哲学史》
1997年第4期115-118,共4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同被引文献52
-
1孔德超.清华简《管仲》“阴阳五行”思想发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77-81. 被引量:1
-
2赵俪生.《管子》与齐国历史的关系[J].历史研究,1988(4):86-92. 被引量:2
-
3孙家洲.论汉代的“区域”概念[J].北京社会科学,1999(2):96-101. 被引量:7
-
4白奚.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管子》阴阳五行思想新探[J].中国社会科学,1997(5):23-33. 被引量:59
-
5李学勤.商代的四风与四时[J].中州学刊,1985(5):99-101. 被引量:59
-
6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12(1):49-86. 被引量:125
-
7李并成.汉敦煌郡的乡、里、南境塞墙和烽燧系统考[J].敦煌研究,1993(2):65-73. 被引量:10
-
8庞朴.阴阳五行探源[J].中国社会科学,1984(3):75-98. 被引量:108
-
9赵生群.《史记》取材于诸侯史记[J].人文杂志,1984(2):92-94. 被引量:4
-
10林沄.商代兵制管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30(1):11-1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12
-
1孔德超.清华简《管仲》“阴阳五行”思想发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77-81. 被引量:1
-
2王文素,宁方景.“管晏”社会保障思想探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0):15-20. 被引量:2
-
3李想.论《学记》中的“时”[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1):44-54. 被引量:8
-
4姚立伟.县域“方位名乡”体制与秦汉帝国扩张[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29-33. 被引量:2
-
5曹立明.《管子》“四时”观念的生态意蕴[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2):96-99. 被引量:2
-
6吴哲,丁海斌.历史上“地图”“舆地图”“舆图”的渊源及异同分析——兼对赵志强副教授商榷文的答复[J].档案管理,2019,0(5):30-36. 被引量:6
-
7张海波.《逸周书》“三训”成书年代考辨[J].史志学刊,2019,0(3):72-80. 被引量:1
-
8蒋波.汉代官吏的“不胜任”与罢免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5):179-183.
-
9苗江磊.《管子》“桓公问”故事的文本来源问题再检视——由清华简《管仲》篇谈起[J].中国文学研究,2023(3):47-54.
-
10周峨.《史记·扁鹊传》所见“扁鹊”事迹及“春秋笔法”论析[J].史学月刊,2024(5):99-1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4
-
1李林.提问与问题——《论语》所见孔门弟子发问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6):78-94. 被引量:3
-
2刘益曦,马知遥.清代《康熙浙江通志》中的舆图研究[J].国画家,2020(2):67-68.
-
3贾海鹏.《晏子春秋》思想研究综述[J].管子学刊,2017(3):119-124.
-
4马思劢,郭鼎玮.《管子·幼官》中的时间、空间与统治:阴阳家之研究[J].管子学刊,2017(4):14-23. 被引量:1
-
5徐畅.三国孙吴临湘侯国辖乡的数量与名称再探[J].人文杂志,2019,0(10):106-115. 被引量:5
-
6孙玲.论二十四节气的哲学意蕴[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18-22. 被引量:2
-
7张晓峰,张乐君,夏素荣.试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原则[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6):55-57.
-
8韩瑞鹏.数字人文视角下舆图档案开发层次构建[J].档案管理,2020(3):46-48. 被引量:14
-
9苗江磊.论《晏子春秋》对“晏子”思想的三重阐释[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2):32-38. 被引量:2
-
10刘颖,马红.《学记》教育管理思想对现代教育交流合作的意义[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0):61-63.
-
1李道湘.从《管子》的精气论到《庄子》气论的形成[J].管子学刊,1994(1):18-23. 被引量:12
-
2白奚.稷下学宫历史经验的启示与思考[J].管子学刊,1994(3):34-38. 被引量:5
-
3高兆林.古代气功与《管子》朴素唯物主义精气论[J].天府新论,1990(1):54-58.
-
4周立升,王德敏.《管子》中的精气论及其历史贡献[J].哲学研究,1983(5):73-78. 被引量:2
-
5孙开泰.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考辨[J].管子学刊,1994(1):26-28. 被引量:1
-
6李经元.荀子的人学思想[J].管子学刊,1988(2):57-65. 被引量:5
-
7郭启传.论《老子》“道”与“一”的关系[J].殷都学刊,2005,26(1):92-97.
-
8李健胜.稷下先生社会地位刍议[J].管子学刊,2003(1):28-31. 被引量:2
-
9单纯.论古代儒家辨析齐法家与三晋法家的意义[J].中国哲学史,2007(4):28-35. 被引量:3
-
10余秋雨.天下学宫[J].国学(吉林),2009(6):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