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俗·习惯法·典范社区——读《泰山民俗》感言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民俗界,不曾有过旗帜林立百舸争流的风光,倒显出宋诗般“思虑深沉”的气象。推其因,固然与民俗学本身包罗万象、细大不捐的学科性质有关。偕世纪老人同生长共风霜的一批老民俗学家学风严谨余韵流今,目前仍有健在且较为活跃,亦当是一关键原因。七十多年前开始的妙峰山进香风俗调查,今日仍在京城学界年复一年强劲地延续着,这就不仅是在维系传统,昭显精神,对于各地民俗学界而言亦具有了极强的象征意味。就我略有所知的山东民俗学界而论,近年来这种春水秋月般的沉静也在情理之中。不见对于民俗学新疆域层叠翻拓的爆冷事件,没有振臂一呼蜂拥而去“开发民俗资源”或“民俗搭台经济唱戏”的热闹。诚然,前一项工作或已有人在默默地做着,只是还听不到“寂寞春雨第一声”;后者则依循着商业惯性。
作者 张士闪
出处 《民俗研究》 1997年第2期103-104,共2页 Folklo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