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真实
被引量:
5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真实盛宁拙文《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刍议》提出: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并不能实现历史现实的回归,它只能提供对于历史的又一种阐释。①限于当时的材料和文章的篇幅,这一论点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在过去几年中...
作者
盛宁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7,共11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后结构主义
现代主义
“历史”
解构主义
历史话语
托马斯·莫尔
文学批评
历史文本
资本主义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7
引证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297
1
李陀,阎连科.
《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J]
.南方文坛,2004(2):20-28.
被引量:63
2
顾梅珑.
颓废主义与审美现代性[J]
.国外理论动态,2008(9):73-76.
被引量:5
3
李静,马国栋.
新课标人文性要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衔接和拓展[J]
.硅谷,2008,1(18):127-128.
被引量:2
4
程光炜.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J]
.南方文坛,2002(4):19-20.
被引量:20
5
田晓菲,程相占.
中国文学史的历史性与文学性[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1-6.
被引量:7
6
生安锋.
透视文化、重构历史:新历史主义的缔造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访谈录(英文)[J]
.当代外语研究,2010(3):1-6.
被引量:6
7
周振荣.
抓住文学性,提高读写能力——论大学语文教学[J]
.社科纵横,2001,16(2).
被引量:1
8
陈永国.
文学批评中的结构、解构与话语[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S1):56-63.
被引量:9
9
曾艳兵.
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精神——兼及文学史的重塑[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5):93-99.
被引量:4
10
陈新.
论20世纪西方历史叙述研究的两个阶段[J]
.史学理论研究,1999(2):92-10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57
1
王嫣慧,汤拥华.
“举隅法”与宇文所安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J]
.文化与诗学,2020(1).
2
王秀涛.
重建历史的价值——新世纪以来历史小说历史观的转变[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27-28.
被引量:1
3
毕新伟.
论新历史小说的哲学精神[J]
.中州学刊,1999(5):74-78.
被引量:3
4
詹先琦.
"新历史小说":虚构、想象的历史[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8-61.
被引量:1
5
张永芳.
一场没有终结的对话——简论翁达杰的《世代相传》[J]
.新余高专学报,2005,10(4):83-85.
6
王春云.
论“后革命时代”下的小说与历史[J]
.文艺评论,2006(3):29-32.
被引量:5
7
朱立元,孙士聪,刘凯.
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大发展[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1-9.
8
于永顺,张洋.
新世纪以来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与建构走向[J]
.艺术广角,2007(5):10-15.
被引量:1
9
陆贵山.
现当代西方文论的魅力与局限[J]
.外国文学评论,2008(2):5-14.
被引量:10
10
王进.
历史与文化的文本对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观念[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7-60.
二级引证文献
91
1
张经武,赵婷婷.
反差、流动与迷失:新时期以来中国城市移民电影的空间叙事[J]
.艺术学界,2022(1):78-92.
被引量:1
2
尹畅.
叶广岑家族小说怀旧的辩证历史观——以《梦也何曾到谢桥》为例[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1,34(3):91-94.
被引量:1
3
沈丽亚.
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42-43.
被引量:4
4
陈连锦.
新历史小说的存在主义因素[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120-122.
5
彭配军.
试论严歌苓作品中的后革命叙事[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22(5):43-47.
被引量:1
6
胡俊飞.
建构与拆解:新中国“四十年”文学的历史叙述[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88-93.
7
管月娥.
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理论及其意义[J]
.俄罗斯文艺,2009(3):84-87.
被引量:3
8
曹多胜.
新历史小说的阐释与批判[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8(2):88-90.
9
陈超,杨林.
路径拓展与空间构建——基于大学语文中“文学—人文—文化”的功能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9):75-78.
被引量:2
10
张琳.
文学伦理学——中西文论平等对话的参考范式[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93-95.
被引量:1
1
李敏.
好书入梦——读托马斯·莫尔[J]
.人生十六七,2004(9):44-44.
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J]
.中文自修,1995(7):37-39.
3
殷艳芳.
从幻想到幻灭:《乌托邦》和《一九八四》对比研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10):63-65.
4
岑嵘.
该翻个身了[J]
.东西南北,2008,0(11):47-47.
5
岑嵘.
临终感言[J]
.晚报文萃,2008,0(13):55-55.
6
刘颖.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中的圣经资源[J]
.圣经文学研究,2015(2):250-267.
7
胡骁,许敏.
试论《乌托邦》所具有的小说元素[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5):23-23.
8
赵微.
理想的乌托邦 世外的桃花源——比较文学之理想主义的平行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
9
张玉玲.
哲人与城邦——《乌托邦》与《理想国》之比较[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5):170-170.
10
张世红.
《乌托邦》与《格列佛游记》的比较[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2):44-49.
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