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基督教与中国苗族知识分子──苗族学者杨汉先传略
被引量:1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0-158,共9页
Guizhou Ethnic Studies
同被引文献22
-
1岑家梧.《由仲家来源斥泰族主义的错误》[J].边政公论,1944,:20-20.
-
2岑家梧《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第25页。
-
3岑家梧.《贵州宗族研究述略》[J].边政公论,1944,3(2).
-
4凌民复(纯声):《建设西南边疆的重要》,《西南边疆》1938年第2期.
-
5江应棵:《边疆行政人员手册》,载林文勋《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4页.
-
6张竹邦:《少数民族在滇西抗战中的作用》,载《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滇西抗战论文集),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
7《中华国族解》,《人文科学学报》(昆明)1942年第1卷第2期,载芮逸夫《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上册,台北: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出版,1989年,第8页.
-
8CharlesKeyes(基思)的定义转引自谢剑《中华国族辨》,载谢剑《民族学论文集》上,宜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4年第6页.
-
9任映沧:《大小凉山开发概论》,载林文勋《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89页.
-
10江应探:《思普沿边开发方案》,载林文勋《民同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33页.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丽华.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空前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动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18(1):143-147. 被引量:5
-
2徐德莉.冲突与互利:国民政府时期西南边疆币政的历史考察[J].思想战线,2016,42(1):158-164. 被引量:2
-
3王伟光.民国时期“国族”重塑的探寻路径——以马长寿先生所提方案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31(1):39-52. 被引量:4
-
4李书豪.边疆性与民族性的整合:20世纪上半叶西南调查研究的反思[J].昆明学院学报,2022,44(1):46-51.
-
5贾红霞.全面抗战时期民族主义视域下的西南民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3):198-208.
-
6李沛容.各民族知识分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自觉——以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同源关系探索为中心[J].西北民族研究,2023(2):16-27. 被引量:1
-
1威廉,H.哈兹佩斯,东人达.石门坎与花苗(续)[J].贵州文史丛刊,1998(5):84-94. 被引量:2
-
2陈钰.20世纪初循道公会在石门坎的传教活动[J].黑河学院学报,2014,5(3):110-112.
-
3威廉H.哈兹佩斯,东人达.石门坎与花苗[J].贵州文史丛刊,1998(1):86-94. 被引量:6
-
4小莲.许世友参军记[J].初中生(阅青春),2011(11):9-9.
-
5邓博.昭通“大花苗”服饰[J].今日民族,2002(10):42-42.
-
6水城南开苗族赶花场(小花苗)[J].文史天地,2006(4).
-
7孙吉.延续百年的文化记忆[J].中国西部,2006(10):56-61.
-
8何萍.明清时期基督教在贵州的传播[J].贵州文史丛刊,2000(1):54-58. 被引量:3
-
9李虹.石门坎与柏格理的故事[J].乌蒙论坛,2012,0(2):76-80.
-
10罗锋.柏格理乌蒙山区传教的阶段性对比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5):1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