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和语法──祝贺《汉语学习》出版100期
被引量:10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4期3-7,共5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同被引文献54
-
1戴耀晶.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J].中国语文,1998(1):3-12. 被引量:27
-
2金积令.汉英词序对比研究 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J].外国语,1998,21(1):29-36. 被引量:41
-
3李讷,安珊笛,张伯江.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中国语文,1998(2):93-102. 被引量:115
-
4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5):368-377. 被引量:178
-
5朱景松.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5):378-386. 被引量:146
-
6袁毓林.“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7(3):160-178. 被引量:37
-
7施春宏.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研究[J].语言研究,1998(1):127-154. 被引量:25
-
8厉兵.《现代汉语通用词》选词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1998(2):4-11. 被引量:7
-
9张世禄.关于汉语的语法体系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3(S1):1-8. 被引量:11
-
10储泽祥,刘精盛,龙国富,田辉,叶桂郴,郑贤章.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7(4):13-20. 被引量:66
引证文献10
-
1张普.多媒体语言教学光盘与语感能力[J].世界汉语教学,1999,13(2):8-12. 被引量:3
-
2李倩.上古汉语“变”、“化”的词义及其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5,20(3):20-23.
-
3季静.由近义形容词的辨析看形容词的不同功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65-68.
-
4王霜梅.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54-56. 被引量:15
-
5邬德平,姜孟.从RR模型理论看语感认知机理[J].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52-55.
-
6袁本良.《马氏文通》的语义结构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79-85.
-
7王霜梅.语义学发展轨迹及其滞后原因探究——从语言学的意义转向谈起[J].学习与探索,2009(3):190-192. 被引量:4
-
8孔秀祥.语感在语义研究中的作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2(3):55-59.
-
9周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突出语感培养[J].对外汉语研究,2005(1):53-61. 被引量:1
-
10孔秀祥.语感在语义研究中的作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7(4):19-23.
二级引证文献23
-
1贾益民,熊玉珍.中文多媒体教材研制策略——《中文》多媒体光盘和《网上学中文》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7-13. 被引量:4
-
2任筱萌.HSK(自适应)命题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设想[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47-51. 被引量:14
-
3戴卫平,贾鹰.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对比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7):143-146. 被引量:2
-
4支永碧,吴延平.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07(1):20-26. 被引量:4
-
5高丽佳,戴卫平.论韩礼德的意义观[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4):14-15. 被引量:3
-
6唐维凤.浅谈现代几种语言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8(8):237-238.
-
7靳露,段慧茹.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概况[J].科教文汇,2008(36):37-37.
-
8曾同军.意义的“无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809-811.
-
9郑玉荣.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句法结构与语义接口的演化[J].外语学刊,2010(3):93-96. 被引量:10
-
10任敏.微探语义理论的互补与超越——以bachelor语义分析为例[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86-187.
-
1郁梅.浅议“以后”、“后来”和“然后”[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4):43-45. 被引量:2
-
2《汉语学习》2004年1-6期篇目索引[J].汉语学习,2004(6):78-80.
-
3吕为光.试论现代汉语“被”“把”融合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85-87.
-
4祝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5).
-
5祝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8).
-
6祝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0(1).
-
7祝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4).
-
8玉柱.“冒然”,还是“贸然”?[J].语文月刊,1997,0(10):17-17.
-
9刘晓凡.程度副词“挺”的语法化[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0):26-27. 被引量:4
-
10《汉语学习》编辑委员会[J].汉语学习,2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