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1997年第4期3-4,共2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同被引文献71
-
1陈景良.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借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2):30-39. 被引量:7
-
2孔令梅.论《吕氏春秋》之“和”[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4):3-5. 被引量:2
-
3姚维.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社会科学家,1998,13(5):36-40. 被引量:9
-
4吴光.以人为本 以和为贵[J].华夏人文地理,2004(7):13-13. 被引量:3
-
5李殿斌.简论和谐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4):32-34. 被引量:107
-
6张锡勤.尚公·重礼·贵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J].道德与文明,1998(4). 被引量:17
-
7吴显庆.《管子》“和合”思想辨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8(1):89-90. 被引量:3
-
8汤一介.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J].社会科学研究,1998(3):78-81. 被引量:29
-
9彭池.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和”[J].江汉论坛,1986(6):23-27. 被引量:1
-
10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1):3-10. 被引量:276
引证文献11
-
1庄伟光,曾龙霞.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J].广东社会科学,2005(3):62-66. 被引量:1
-
2李志虎.儒家法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黑龙江史志,2010(21).
-
3李秀娟.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教育思想[J].网络科技时代,2007(4):44-45. 被引量:1
-
4柴佳,李建昌.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168-169. 被引量:1
-
5董亚伟.从“天人合一”到“中和之‘善’”——探求“和谐”的内涵及其衍变的历史[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6):9-12.
-
6姜景莲.赵云形象及当下意义分析[J].职大学报,2012(3):50-54.
-
7张雁.简析中国古代法治精神及其当代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6-39. 被引量:6
-
8王毓.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研究三十年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5(3):115-124. 被引量:1
-
9李明.儒家“和”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新西部,2019,0(29):73-74.
-
10海群.中华民族优秀“和合”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64-7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4
-
1严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辨析[J].理论学刊,2023(1):32-41. 被引量:3
-
2东芬.论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契合[J].搏击(武术科学),2010,7(10):80-82.
-
3李听.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以鄂州市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3(36):59-59.
-
4简芳,杨天宇.当代中国法治思想对古代“法治”的继承和超越[J].商,2015,0(30):239-239.
-
5王生铁.弘扬荆楚法治文化,推进“法治湖北”建设——在“荆楚文化与法治湖北”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荆楚学刊,2016,17(1):5-10. 被引量:1
-
6王家媛.对中国古代法治精神的分析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法制博览,2019,0(25):124-125.
-
7姚建宗,金星.“法治”与“德治”在当代中国的定位与归位[J].法治现代化研究,2017,1(3):82-94. 被引量:4
-
8黄艳.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情理法的冲突与融合[J].学术论坛,2019,42(5):75-81. 被引量:10
-
9陈开菊.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生成、创新与精神实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6(11):34-42. 被引量:5
-
10李建亮,孙凯琳,孙一聪.苏州地区发禄袋的造型及审美特征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2):236-243.
-
1于民雄.儒家和谐观念及其现代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1999(6):34-38. 被引量:3
-
2汤一介.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J].船山学刊,1998(1):81-84. 被引量:5
-
3汤一介.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J].社会科学研究,1998(3):78-81. 被引量:29
-
4康学伟.论《周易》的人生智慧——普遍和谐思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5):127-131.
-
5汤一介.“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J].中国哲学史,1998(1):3-5. 被引量:15
-
6魏俊章.中国儒学及其现代价值[J].桂海论丛,1997,13(2):74-77.
-
7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J].中国哲学史,1994(4):20-22. 被引量:9
-
8曹鸿英.儒家文化中的和谐观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1):96-98. 被引量:4
-
9王志滨,杨淑珍.探析儒家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2(2):20-21. 被引量:2
-
10许莺.儒道佛三家对人的生命价值与心性修养的关怀[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74-17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