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1997年第4期51-54,共4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同被引文献41
-
1杨国平.试论慧远的形神观及其与政教观的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1):39-43. 被引量:1
-
2王公伟.从弥勒信仰到弥陀信仰──道安和慧远不同净土信仰原因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1999(4):113-118. 被引量:4
-
3王月清.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初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60-67. 被引量:21
-
4黄心川.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1998(1):5-13. 被引量:6
-
5陈宁.慧远《三报论》中的“现报论”解析[J].中国哲学史,1997(2):56-64. 被引量:4
-
6葛维钧.阿育王法与佛教的法不应混同[J].南亚研究,1988(4):54-65. 被引量:4
-
7陈洪.陶渊明佛教观新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3(4):12-16. 被引量:7
-
8张力力.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J].五台山研究,1994(4):10-12. 被引量:3
-
9方广锠.印度佛教讲座:初期佛教的五阴与无我[J].佛教文化(北京),2004(5):15-19. 被引量:2
-
10陈林.从“无我轮回”说到“神不灭”论——印度佛教业报轮回说与中国六朝时期佛教因果报应论的问题意识[J].学海,2004(5):75-8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于超.僧官制度:作为佛教中国化的特征[J].中国佛学,2022(1):86-96.
-
2晏可藝.阿育王生因緣故事所見法律觀——從岑仲勉著《隋唐史》談起[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2(1):132-146.
-
3辛放.“神”与“补特伽罗”:再论庐山慧远的“薪火之喻”与“形尽神不灭”[J].佛学研究,2023(2):152-175.
-
4李勤通.论身份选择自由下佛教罪观念对隋唐前刑法的影响[J].北大法律评论,2021,22(2):278-298.
-
5邹建雄.2014年国内宗教美学研究寻踪[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3):34-40. 被引量:1
-
6严予珩.论陶渊明《神释》中的佛道思想[J].宜宾学院学报,2020,20(10):89-93.
-
7蔡彦峰.心无宗与陶渊明诗歌艺术考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38(5):50-57. 被引量:1
-
8陈泽群.浅谈汲古阁主人毛晋的诗歌创作[J].今古文创,2022(4):34-37.
-
9周东平,李勤通.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影响[J].清华法学,2022,16(1):146-158.
-
10朱源帅.菩萨转轮王:武周皇权合法化的佛教理由[J].清华法学,2022,16(1):159-176. 被引量:1
-
1胡耀方.对沉默的言说[J].魅力中国,2011(17):230-230.
-
2李国山,张洪涛.说与不说之间——前期维特根斯坦的伦理关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5-51. 被引量:1
-
3李菁.维特根斯坦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J].世界哲学,2008(2):25-34. 被引量:3
-
4马芳芳.界限之外是什么?——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思想探析[J].郑州师范教育,2016,5(5):86-91.
-
5徐为民.非p:不可说者的逻辑原型——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中的不可说者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2):61-66.
-
6陆沉.哲学与哲学的未来[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1999(3):52-53. 被引量:2
-
7牛文君,叶美芳.走向存在之家——海德格尔与道家语言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273-277. 被引量:2
-
8徐为民.从否定的观点看[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2):16-23.
-
9张志平.论《逻辑哲学论》的节奏性、简单性与隐喻性:一种修辞学的解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3):133-142. 被引量:2
-
10张宁.从《逻辑哲学论》的一处误译看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J].远程教育杂志,1999,19(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