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偶形成原因新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偶(诗词中也叫对仗)是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从诗词到文赋,从先秦到现当代,对偶的运用比比皆是,绵绵不断,其中尤以古典律诗最为集中典型。本文试从民族文化的特点,即汉语语言学及中国传统辨证哲学思想两个方面,对对偶的形成原因作一论述。
作者
王文军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5期31-32,共2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关键词
对偶
形成原因
律诗
辩证哲学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字一音
古代汉语
相对法
易传
修辞手法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8
1
李国南.
“ANTITHESIS”与“对偶”比较研究[J]
.外语教学,1997,18(2):9-16.
被引量:6
2
李国南.
试论英语辞格ANTITHESIS[J]
.外国语,1991,14(2):15-20.
被引量:7
3
徐剑.
Antithesis与对偶的异同[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2):63-66.
被引量:3
4
童山东.
对偶:汉语言文化的有意味形式[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9(1):82-87.
被引量:11
5
伍铁平.
语言的对称[J]
.外国语文,1983,8(3):29-30.
被引量:1
6
贲立人.
“对仗”漫说[J]
.阅读与写作,1998,0(5):48-49.
被引量:2
7
于广元.
对偶的认知解释[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5):58-61.
被引量:8
8
王寅.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1):37-43.
被引量:227
9
沈祥和.
矛盾的和谐——谈对偶修辞理据[J]
.修辞学习,2000(5):54-55.
被引量:10
10
郭焰坤.
诗歌对偶的演变[J]
.修辞学习,2000(5):76-7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卢志宏.
Antithesis和对偶的比较与翻译[J]
.滁州学院学报,2005,7(1):73-77.
被引量:1
2
孔祥馥.
对偶的文化意蕴琐谈[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2):112-114.
被引量:5
3
刘兴兵,赵平静,白桦.
共鸣原则的普遍适用性:来自汉语的证据[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5-8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于全有,李现乐.
对偶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5):113-118.
被引量:7
2
黄慧敏.
成语结构形式的文化意蕴[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109-110.
被引量:5
3
鲁渊.
近10年对偶研究综述[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12-16.
4
李苹,施蕴中.
《黄帝内经》对偶句英译研究[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7):832-836.
被引量:3
5
周香君.
浅析对偶在语体中的反映——以人教版语文必修阅读鉴赏1—5册中国文学作品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4):108-110.
6
王峰.
汉语研究中的“对偶”“对称”与“对举”[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36(1):77-81.
被引量:1
7
刘兴兵.
平行构式:对话句法+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J]
.外语研究,2023,40(6):7-15.
8
刘兴兵.
平行构式的存在理据:对话句法+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4(3):66-70.
1
郑映雪.
英语句法规则诠释的辩证性认知理据[J]
.宜宾学院学报,2013,13(3):92-94.
2
李卫军.
《易传》之“卦时说”与先秦“时”观念之形成[J]
.兰州学刊,2007(3):201-202.
被引量:2
3
邓丁三.
盘道[J]
.收藏家,2014(1):57-60.
4
温端政.
建立《朱子语类》语汇研究理论框架——《〈朱子语类〉语汇研究》序[J]
.语文建设,2016,0(10):78-79.
5
高婧.
浅析商标汉译的方法和策略[J]
.科教文汇,2009(11):251-251.
被引量:1
6
黄黎星.
文质彬彬 经之羽翼——论《易传》的文章修辞之美[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59-63.
被引量:1
7
黎荣甫.
网络语言的探究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2011(24):107-108.
8
王廷贤.
“修辞”考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3(1):46-48.
被引量:3
9
郑谦.
富于积极色彩的自发辩证法——《周易》经传菁华发微之三[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85(1):19-30.
10
许艳艳.
校园流行语中的旧词别解[J]
.阅读与写作,2006(7):23-24.
当代修辞学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