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莎士比亚的了解与研究──《中国莎学简史》补遗
被引量:10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1997年第4期146-152,共7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66
-
1孙柏.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最早的演出(上)——基于《北华捷报》《字林西报》所做的历史考察[J].海峡人文学刊,2021,1(1):103-114. 被引量:4
-
2刘黎,邓亚雄.莎士比亚与中国结缘考[J].外国语言文学,2020,37(4):384-395. 被引量:1
-
3刘树森.李提摩太与《回头看记略》──中译美国小说的起源[J].美国研究,1999,13(1):122-138. 被引量:22
-
4李长林,杨俊明.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中国莎学简史》再补遗[J].中国文学研究,1999(2):88-92. 被引量:3
-
5卞之琳.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发展[J].文学评论,1964(4):52-79. 被引量:9
-
6汪敬虞.是住冬还是住夏——关于鸦片战争前广州外国商人的“住冬”问题[J].近代史研究,1980(4):259-261. 被引量:4
-
7张永忠.对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发展》一文的意見[J].文学评论,1965(5):76-78. 被引量:1
-
8刘树森.重新认识中国近代的外国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7(5):36-39. 被引量:6
-
9范泉.我编纂《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的动机和设想[J].编辑学刊,1994(3):94-95. 被引量:2
-
10陶洁.《黑奴吁天录》——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J].美国研究,1991,5(3):128-14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0
-
1李靖.栉风沐雨 译启山林:莎剧百年(1921-2021)译介之路探微[J].外国语言文学,2023,40(1):68-79.
-
2王心洁,王琼.中国莎学译道之流变[J].学术研究,2006(6):141-144. 被引量:5
-
3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J].上海翻译,2007(2):56-60. 被引量:36
-
4孟宪强.胡适与莎士比亚——《中国莎学简史》自补遗[J].四川戏剧,2000(1):24-27. 被引量:5
-
5彭建华.论林纾的莎士比亚翻译[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10(5):459-465. 被引量:1
-
6葛桂录.论王国维的西方文学家传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8-93. 被引量:4
-
7曹新宇,惠晨程.“前经典化”时期莎士比亚在中国译介的早期形态[J].剧影月报,2021(2):22-24.
-
8汤霁昀.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舞台的戏曲呈现[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23):50-53.
-
9李靖.莎剧百年译介之路探微——以译者为中心[J].中国莎士比亚研究,2022,12(1):156-166.
-
10范方俊,田妮芝.“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最早传入”之再考据及意义——兼论澳门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中的先驱作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37(1):56-65.
二级引证文献51
-
1欧阳凤.“人史”抑或“文史”——论中国翻译史研究的社会学视角[J].翻译界,2021(1). 被引量:2
-
2方梦之.翻译家研究的“宽度”和“厚度”[J].英语研究,2021,19(1):11-20. 被引量:14
-
3何建委.“回到马恩”与王元化接受莎士比亚的轨迹[J].东方丛刊,2021(1):181-195.
-
4王海平.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朱生豪和他的莎剧翻译[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114-117. 被引量:2
-
5郑志明.陈独秀译事译论研究述评:问题与反思[J].文教资料,2008(26):96-98.
-
6巫和雄.《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翻译,2008(4):22-27. 被引量:12
-
7刘静.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国学翻译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256-258. 被引量:4
-
8朱芳.彝族翻译史的文化人类学考察[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118-120.
-
9陈丽,龚维国.中国近当代翻译史的脉络[J].科技创新导报,2010,7(22):226-227. 被引量:1
-
10谢志超,张晓仪.译学之始,译史之学——中国翻译史的十年研究状况与展望[J].社会科学论坛,2011(4):58-62. 被引量:2
-
1凌鼎年.《世界微型小说佳作选》指瑕[J].博览群书,1999,0(6):16-17.
-
2李长林,杨俊明.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中国莎学简史》再补遗[J].中国文学研究,1999(2):88-92. 被引量:3
-
3李伟民.他山之石与东方之玉——评《中国莎学简史》[J].高校社科动态,1997,0(5):41-44. 被引量:1
-
4周佩瑶.1915-1916年的梅光迪[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9(1):44-49.
-
5尹德翔.《四述奇》俄京观剧史料述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117-120.
-
6樊东宁.《学衡》杂志编辑特色新谈[J].编辑之友,2009(6):79-80. 被引量:1
-
7葛桂录.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承——华兹华斯八首译诗论析[J].外语教学,1999,20(4):36-40. 被引量:10
-
8李欢.白璧德与学衡派的相遇——读张源著《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214-219. 被引量:2
-
9巴宇特.海外文学,亚美研究及其他[J].外国文学评论,1998(3):44-47. 被引量:5
-
10向敬之.用有思想的文化开阔中国——评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J].出版广角,2009(3):6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