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义分析:从外延到内涵─—卡尔纳普逻辑语义学评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塔尔斯基是公认的逻辑语义学的创始人,但真正为辽辑语义学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是卡尔纳普。卡尔纳鲁对逻辑语义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用其首创的“外延-内涵”方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严格而精妙的语义分析系统.这一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不仅从外延,而且从内涵方面来把握语言的意义.
作者
张金兴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法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40-43,共4页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对象语言
无语言
逻辑真理
“外延-内涵”方法
变程规则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1
刘大为.
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
.汉语学习,1997(4):33-37.
被引量:191
2
曹树基.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J]
.社会科学论坛,2005(3):36-40.
被引量:94
3
郭贵春.
语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07(3):77-87.
被引量:15
4
蒋洪池.
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观及其价值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5):93-98.
被引量:26
5
郭贵春.
语义分析方法的本质[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2):1-6.
被引量:10
6
肖川,胡乐乐.
“教育”概念的词源考古与现代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10(3):3-12.
被引量:16
7
郭贵春.
当代语义学的走向及其本质特征[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6):8-16.
被引量:9
8
石中英.
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6):20-21.
被引量:19
9
陈晓云.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J]
.英语教师,2017,17(12):118-125.
被引量:8
10
韩晓飞,侯怀银.
“教育理论”解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14-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宫福清,王少奇.
“教育”概念的语义学寻绎[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4):132-138.
2
王少.
科研不端概念再审思[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39(2):94-102.
被引量:4
3
陈晓云.
以思维活动为语言学习支架的实践探索[J]
.英语学习,2024(4):24-28.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治钧,贺颖.
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及其区块链技术防范应对[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9):1138-1145.
被引量:4
2
王少.
ChatGPT与学术不端治理:挑战与应对[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23):103-110.
被引量:10
3
魏崇辉,马磊.
“国之大者”:演进历程、学术建构与话语逻辑[J]
.湖湘论坛,2024,37(1):17-28.
4
王少.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不端治理的妨碍及对策[J]
.科学学研究,2024,42(7):1361-1368.
1
司富珍.
评介《逻辑语义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75-79.
被引量:2
2
叶梦妮,李静.
不同视角下动词、形容词、副词的性质初探[J]
.北方文学(中),2014(3):138-139.
3
彭立群.
论táμεtátáФυσικá的涵义、形式与中文翻译问题[J]
.哲学研究,2009(1):67-73.
4
刘黎岗.
从模糊逻辑到理想认知模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89-92.
被引量:2
5
王跃平.
语义预设的表达功能[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6):69-72.
被引量:9
6
刘龙根.
真值条件与意义阐释[J]
.长白学刊,2004(3):59-62.
7
束定芳.
现代语义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28-32.
被引量:9
8
李子荣.
逻辑元语言问题[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32-36.
被引量:3
9
殷杰,郭贵春.
从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变——论后分析哲学视野中的“语用学转向”[J]
.哲学研究,2002(7):54-60.
被引量:6
10
徐烈炯.
莱昂斯:《语义学》[J]
.当代语言学,1980(6):41-42.
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