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谒梁启超书——《清代学术概论》读后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谒梁启超书——《清代学术概论》读后○夏中义梁启超先生:这是一封无法投递的信。所以执意书呈先生,实是因为拜读了尊著《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于吾心有憾憾焉”,才突发奢望,若先生真能不吝赐教,后辈三生有幸。因此函较长,分上、下篇述之。...
作者
夏中义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1997年第4期16-22,共7页
关键词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
现代学统
乾嘉学派
学术史
学术本位
思想独立
康有为
顾炎武
科学归纳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1
夏中义.
世纪圣人的精神遗体──谒冯友兰书[J]
.当代作家评论,1999(5):65-85.
被引量:1
2
夏中义.
谒吴宓书[J]
.文艺争鸣,1998(1):31-39.
被引量:2
3
夏中义.
谒胡适书[J]
.文艺争鸣,1998(2):3-12.
被引量:2
4
夏中义.
谒胡适书(续)[J]
.文艺争鸣,1998(3):16-26.
被引量:1
5
夏中义.
谒王国维书[J]
.文艺争鸣,1997(5):42-51.
被引量:3
6
夏中义.
谒陈寅恪书[J]
.文艺争鸣,1997(6):19-26.
被引量:3
7
夏中义.
就“超批评”答友人[J]
.当代作家评论,1996(3):87-89.
被引量:1
8
夏中义.
谒闻一多书[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9,0(1):62-75.
被引量:2
9
夏中义,雷启立,倪文尖,张闳.
学术着陆与学人活法[J]
.雨花,1995,0(6):7-11.
被引量:1
10
夏中义.
清华薪火的百年明灭(续)——谒王瑶书[J]
.当代作家评论,2000(3):110-12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刘锋杰.
没有地址,抵达灵魂——读夏中义《九谒先哲书》[J]
.文艺争鸣,2000(3):22-30.
被引量:3
2
陈泗铮.
求真、善疑、创获:梁启超的学术态度观[J]
.北京社会科学,2014(4):97-102.
3
赵思运.
夏中义的学统分泌[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0-123.
4
梅丽丽.
略论孔子及儒家的治学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6):255-256.
被引量:1
5
周兴华.
夏中义的“学统”观念与诗性实践[J]
.北方论丛,2001(4):19-21.
6
刘伟生.
孔子治学思想论略[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3):103-10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冬,沈红.
浅析学术职业的历史发展形态[J]
.大学教育科学,2010(1):74-77.
被引量:9
2
周红兵.
文学的批评,人文的关怀——简论夏中义学者批评[J]
.社会科学论坛,2012(4):202-208.
3
周红兵.
理论资源、“纯”观念与二元对立方法——简论夏中义的学者批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6):118-123.
4
周兴华.
夏中义的文献—发生学方法初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4):67-82.
被引量:2
5
张慧敏.
基于传统文化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高教学刊,2019,0(23):155-157.
1
李春燕.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对现今治学的启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9):175-176.
被引量:1
2
周春健,杨建仙.
从《近世之学术》到《清代学术概论》[J]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42-45.
3
郭绍虞.
《语文通论》自序[J]
.语文学习,2004(12):46-47.
4
孙欢.
写给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的黎明通知书[J]
.当代作家评论,2001(3):80-81.
5
夏中义.
学统的分娩及其人格载体——谒梁启超书[J]
.中文自学指导,2001(2):9-15.
6
谌震.
梁启超的一本奇书[J]
.东方文化,2000(6):108-111.
7
邵盈午.
“独挽神州厄,一言天下惊”——论梁启超的学术贡献与缺憾[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6-11.
8
吴晓婷.
论《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的科学精神[J]
.青年文学家,2015,0(6Z):40-41.
9
邬国平.
“如何推动清代诗学研究深入开展”笔谈(四篇)——[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3):58-60.
被引量:1
10
李时人.
“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综述[J]
.文学评论,1997(5):42-53.
被引量:5
文艺争鸣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