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V前受事结构的功能及其表现形式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V前受事结构的功能及其表现形式曹秀玲现代汉语中,受事成分主要有四种分布环境:SVO,O(S)V(含SOV),S把OV,O被SV。本文把O(S)V类格式通称为V前受事结构,并认为这种结构既有句法上的强制性要求,又有表达上的特殊功能。前者指受事由于各种句...
作者
曹秀玲
机构地区
吉林省延边大学汉语系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2-61,共10页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关键词
《四世同堂》
《围城》
《雷雨》
外语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方舟》
现代汉语
《北京人》
《日出》
《茶馆》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80
1
范晓.
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一)[J]
.汉语学习,2001(5):1-12.
被引量:59
2
宋慧曼.
清初观念被动句[J]
.语言科学,2003,2(3):102-108.
被引量:3
3
刁晏斌.
论近代汉语受事主语句[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5):40-45.
被引量:12
4
姚振武.
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J]
.中国语文,1999(1):43-53.
被引量:47
5
刘丹青,徐烈炯.
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
.中国语文,1998(4):243-252.
被引量:322
6
马洪海.
施事类型初探[J]
.汉语学习,1999(4):21-24.
被引量:3
7
王灿龙.
无标记被动句和动词的类[J]
.汉语学习,1998(5):15-19.
被引量:27
8
Timothy Light,张旭.
汉语词序和词序变化[J]
.当代语言学,1981(4):22-34.
被引量:8
9
严辰松.
汉语双主语句[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0(3):1-5.
被引量:4
10
王静.
从语义级差看现代汉语“被”字的使用[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96-11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2
1
杨莹莹.
“V都V了”构式研究[J]
.作家天地,2019,0(20):20-21.
2
王玉婷.
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评述[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02-105.
被引量:1
3
荣晶.
汉语口语体受事前置句[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4):114-120.
被引量:15
4
张赪,荣晶.
汉语受事前置句结构的演变及对比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4):33-40.
被引量:6
5
张赪,荣晶.
受事前置句中前置受事的语义属性表达的历史演变[J]
.语文研究,2009(4):12-16.
被引量:3
6
袁健惠.
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2):83-90.
7
蒋颖.
普米语施受标记系统的关联性[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4):111-116.
被引量:2
8
袁健惠.
先秦汉语前置受事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功能阐释[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1):115-120.
被引量:1
9
朱冠明.
中古佛典与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发展——兼谈佛经翻译影响汉语语法的模式[J]
.中国语文,2011(2):169-178.
被引量:10
10
许红花,柳英绿.
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空间[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3):130-13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沈煜.
《鼻奈耶》“取”字处置式及相关语法关系问题初探[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1):32-46.
被引量:1
2
王倩.
基于及物性理论的动补式“V个P”研究[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83-103.
3
钟小勇,蓝月梅.
“弄”字句的参与者及其对及物性的影响[J]
.对外汉语研究,2021(1):157-168.
4
王春辉.
浅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131-133.
被引量:3
5
袁健惠.
东汉佛典和本土传世文献的受事话题句[J]
.汉语学报,2011(3):15-28.
被引量:5
6
崔莹.
无标记受事主语句的题元角色[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3):112-113.
被引量:1
7
张赪,荣晶.
受事前置句中前置受事的语义属性表达的历史演变[J]
.语文研究,2009(4):12-16.
被引量:3
8
邱贤,刘正光.
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中的几个根本问题[J]
.外语学刊,2009(6):38-43.
被引量:15
9
袁健惠.
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2):83-90.
10
袁健惠.
先秦汉语前置受事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功能阐释[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1):115-120.
被引量:1
1
方平.
戏剧大师翻译的戏剧——谈曹禺译《柔蜜欧与幽丽叶》[J]
.中国翻译,1984(8):11-14.
被引量:9
2
陈杰.
浅析曹禺戏剧《北京人》第三幕中破折号的修辞作用[J]
.科学咨询,2015,0(38):196-197.
3
刘丽.
试论《日出》中体现的礼貌原则和礼貌策略[J]
.北方文学(下),2013(6):154-155.
4
陈欣迪.
礼貌原则视角下的《日出》会话分析[J]
.魅力中国,2014(7):113-113.
5
翟保军.
《北京人》中的“把”字句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8):61-62.
被引量:1
6
宏波.
问号、叹号不可或缺[J]
.咬文嚼字,2003,0(1):38-38.
7
李治平.
话元—话对—话位及相关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18-25.
被引量:3
8
曹爽.
时间副词“从来”与“向来”的比较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教学[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1):31-33.
被引量:1
9
孙希臣.
特殊会话衔接手段及其语用价值[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73-76.
被引量:3
10
苏艳梅.
曹禺《原野》语言魅力赏析[J]
.阅读与写作,2002(10):3-4.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