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小学“补课”现象透视——兼及中小学“减负”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是正常的,而且应该是得到社会肯定和大加鼓励的。但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刮起的“补课风”,则严重背离了补课的本义。
作者
韦明
刘月芹
机构地区
江苏省滨海县教育局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38,共5页
Education Science
关键词
“减负”问题
中小学生
“补课”
教育法规
职业学校
中小学校
教师
地方政府
教育事业
过重课业负担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0
1
王策三.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61-65.
被引量:25
2
陶文中.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学科教学的进展与问题[J]
.教育科学研究,2012(7):5-17.
被引量:2
3
安东尼奥.里卡拉多,李.戈梅斯,戈尔登.科斯莫斯.
在线教育:二百年来最重要的教育技术[J]
.科技创业,2012(12):36-41.
被引量:5
4
楼世洲.
“影子教育”治理的困境与教育政策的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8):76-79.
被引量:38
5
刘云杉.
“知识改变命运”还是“教育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J]
.探索与争鸣,2015(6):85-91.
被引量:27
6
艾兴.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概念、归因与对策——基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4):93-97.
被引量:29
7
李芒,李子运.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思路[J]
.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1-17.
被引量:45
8
秦燕春.
人文之源与情性之教[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33(2):40-49.
被引量:1
9
周利,周葵.
反思教育中的“被竞争”[J]
.现代教育科学,2017(4):56-60.
被引量:1
10
崔允漷,余文森,郭元祥,刘晓庆,徐斌艳,陈霜叶,王小明,刘钧燕,杨晓哲,王涛,陈建吉,王少非.
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J]
.教育科学,2020,36(3):1-24.
被引量:113
引证文献
1
1
李芒,葛楠.
中小学在线教育病灶与治理[J]
.开放教育研究,2021,27(4):41-49.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袁磊,雷敏,张淑鑫,覃颖,黄宁.
把脉“双减”政策 构建在线教育信息安全体系[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5):3-13.
被引量:24
2
李芒,段冬新,张华阳.
教育技术走向何方:从异化的预测到可选择的未来[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1):21-30.
被引量:19
3
虞岑梅,罗刚.
大数据视域下教育培训机构治理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2):27-36.
4
李芒,葛楠,石君齐.
“双减”的本质与责任主体[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3):24-31.
被引量:20
5
孟亚玲,贺佳欣,黄武.
线上个性化教学的提升策略:深度学习的视角[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2,34(4):41-49.
被引量:3
6
李芒,易长秋.
STEM教育的困境与审思[J]
.中国远程教育,2022(9):27-33.
被引量:8
7
朱珂,闻昕,张夷楠.
教师网络研修学习倦怠预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J]
.数字教育,2022,8(5):63-70.
被引量:3
8
余宵.
中小学在线学习互动偏离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2022(10):39-42.
9
吴现波,李卿.
讲好用好高职思政课新版统编教材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2):31-37.
被引量:3
10
张佳妮.
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图景:演进脉络、研究热点与未来考量[J]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3,36(1):72-80.
1
省外[J]
.吉林教育,2007(12):2-2.
2
李世宏.
关于中小学“减负”的新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20-21.
被引量:3
3
叶鑫军.
闲暇视野中的语文教育改革[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8):98-101.
被引量:1
4
赵婀娜.
中小学“减负” 可以有所作为[J]
.云南教育(视界),2013(3):43-43.
5
朱永新.
我替孩子说几句[J]
.民主,2004(6):1-1.
6
黄东昱.
关于中小学减负问题的思考[J]
.中外教育(福建),2000(3):27-29.
7
丁梅.
破解孩子成长的“减法”题:——深圳市中小学“减负”工作纪实[J]
.特区教育,2000(6):12-14.
8
刘本龙.
“减负”的回顾与思考[J]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1):43-43.
9
王丽峰.
中小学“减负”与幼儿教育[J]
.幼儿教育,2000(Z1):52-52.
10
陈晓慧.
中小学“减负”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0(11):43-46.
教育科学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