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实主义与存在主义变融的杰作──论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带给存在主义文学的生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论述了萨特在其洋溢现实主义的剧作《死无葬身之地》中。成功地注入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这种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交融赋予了人生价值、自由选择、对行动负责等核心命题以新的意义,给存在主义文学带来了生机。
作者
黄新成
出处
《外国语文》
1996年第2期24-31,共8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存在主义
人生价值
自由选择
对行动负责
分类号
I565.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1
李小东,李晶.
人与环境搏斗的艺术再现——评萨特《死无葬身之地》的思想艺术特色[J]
.外国文学研究,1983,5(1):46-51.
被引量:1
2
杨爱唐.
“艺术品,就是召唤”——读《苍蝇》和《死无葬身之地》[J]
.外国文学研究,1995,17(3):26-29.
被引量:1
3
戴淑平.
美丑兼备的真实英雄 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评萨特四幕悲剧《死无葬身之地》[J]
.作家,2008,0(20):35-36.
被引量:1
4
李艳.
境遇中的抉择——试析《死无葬身之地》和《蒙塞拉》[J]
.四川戏剧,2002(1):18-20.
被引量:1
5
冉东平.
回归现实 走向哲理——评萨特的境遇剧《死无葬身之地》[J]
.当代外国文学,2005,26(1):79-84.
被引量:3
6
胡可.
看《死无葬身之地》所想到的[J]
.文化月刊,1998,0(3):14-14.
被引量:1
7
罗慧林.
不可能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萨特戏剧《死无葬身之地》解析[J]
.外国文学评论,2009(4):46-58.
被引量:11
8
江龙.
萨特戏剧标题的寓意性[J]
.湖南社会科学,2002(4):125-12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大涛.
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在中国的文学接受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6):77-81.
被引量:1
2
李克.
抵抗战士缘何“死无葬身之地”?——对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剧名意义的探讨[J]
.外国语言文学,2017,34(4):265-2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艳.
重审《死无葬身之地》[J]
.戏剧之家,2020(15):21-21.
1
肖雪慧.
关于萨特(二题)[J]
.四川文学,2000(5):41-44.
2
刘卓.
浅析萨特《死无葬身之地》中的索比埃[J]
.丝绸之路,2011(14):78-79.
3
赖宁艺.
人性的斗争——《死无葬身之地》与人物性格[J]
.语文学刊,2016,36(14):74-76.
被引量:1
4
李军.
自由选择的层次与悖论——《死无葬身之地》解读[J]
.戏剧丛刊,2010(1):40-41.
被引量:1
5
陈迁,谢春.
成功的改编——浅谈道具“石灰”在话剧《死无葬身之地》中的2次运用[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114-116.
6
刘大涛.
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在中国的文学接受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6):77-81.
被引量:1
7
范春双.
内心的战争——《死无葬身之地》的戏剧冲突[J]
.戏剧文学,2009(5):47-50.
8
戴淑平.
美丑兼备的真实英雄 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评萨特四幕悲剧《死无葬身之地》[J]
.作家,2008,0(20):35-36.
被引量:1
9
陈彦昭.
萨特酷刑题材文学作品中的本我和超我观点——以《墙》和《死无葬身之地》为例[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84-84.
10
梁志宏.
挽歌与证词——读柴然长诗《死无葬身之地》[J]
.五台山,2011(6):16-18.
外国语文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