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丛大川对于马克思哲学,传统教科书将其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将“物质”本体及由此推广出来的“社会存在”视为其逻辑基石,故这种解释系统即是辩证物质本体论与社会物质本体论。近十几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起用马克思使用过的“实践的...
作者
丛大川
出处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53,共9页
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历史观
“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本体论
唯心主义
思维方式
人本主义
物质生产
黑格尔
实践的唯物主义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5
1
杨耕.
重读马克思[J]
.哲学动态,1998(5):24-27.
被引量:11
2
丛大川.
马克思的人类发展观的科学认知表述与人本评价表述[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0(3):9-15.
被引量:1
3
丛大川.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吗[J]
.学术月刊,1997,29(8):11-17.
被引量:7
4
“MEGA热”在德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4部分第3卷问世[J]
.国外理论动态,1999(6):32-33.
被引量:236
5
张曙光.
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误区──兼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实质[J]
.理论探讨,1996(4):25-30.
被引量:2
6
高清海.
走哲学创新之路(续)——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 [J]
.开放时代,1996(4):7-12.
被引量:6
7
徐崇温.
关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纪念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50周年[J]
.开放时代,1996(4):37-41.
被引量:2
8
高清海.
走哲学创新之路——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J]
.开放时代,1996(3):46-51.
被引量:9
9
黄森.
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立起来[J]
.天津社会科学,1988(4):25-27.
被引量:7
10
张曙光.
哲学·哲学人学·人生哲学[J]
.哲学动态,1997(4):31-3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张亮.
谁的“思维着的新世界观”?──评丛大川先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4):8-14.
被引量:1
2
张立波.
'96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问题研究概述[J]
.教学与研究,1997(4):53-56.
被引量:1
3
张守民,张炳奎,魏波.
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讨论综述[J]
.高校理论战线,2006(1):43-50.
被引量:2
4
陆剑杰.
“以实践论为理论核心”的原则如何贯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教材的浅见[J]
.南京社会科学,2006(12):9-17.
5
王永祥.
“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问题辨析[J]
.保定师专学报,1999,12(3):20-2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丛大川.
马克思的实践人道主义哲学的心路历程[J]
.青海社会科学,1999(3):59-64.
被引量:2
2
李其瑞.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实践旨趣及其现代影响[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6):168-175.
被引量:4
3
李建森,常益敏.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媒介素养类教材开发路径[J]
.中国出版,2023(21):50-55.
被引量:1
4
陈喜贵.
90年代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体系问题的争论[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1-5.
1
丛大川.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J]
.学习与探索,1998(1):62-68.
被引量:7
2
强以华.
康德的形而上学革命[J]
.哲学研究,1996(4):46-53.
被引量:7
3
丛大川.
辩证法体系:马克思与列宁[J]
.哲学动态,1995(8):31-31.
4
韩秋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诠释[J]
.长白学刊,1998(2):21-24.
5
丛大川.
关于检验人的实践活动的标准──从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到邓小平的“三个标准”再到马克思的“三个尺度”[J]
.理论探讨,1994(4):78-82.
6
徐珂.
解构论颠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及其策略[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20(2):69-74.
被引量:4
7
真如就在我们心上[J]
.东方养生,2010(8):133-133.
8
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的通信[J]
.周易研究,1999(3):95-96.
9
张磊.
老子“道”之形而上学本质论[J]
.科教文汇,2007(09S):178-178.
10
张慎.
现象学研究在中国:从接受到自立——兼评《现象学的使命》[J]
.哲学动态,1995(6):30-32.
晋阳学刊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