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者从历史的视角注意到,在文化与自然的相关演进中,由于人类文化的创造改变了自然环境,而使自然界物质间的复杂关系难以为继。关于中国文化的具体探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国民经济滞后发展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因素。这一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思想提供了文化形态与环境价值互为作用的佐证。
作者
刘岩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
出处
《科学与社会》
1996年第1期52-56,共5页
Science and Society
关键词
文化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29
1
阚耀平.
新疆草原文化区域系统研究[J]
.人文地理,1999,14(1):68-72.
被引量:22
2
方慧.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刍议[J]
.思想战线,1992,18(5):60-66.
被引量:3
3
葛剑雄.
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4(6):51-55.
被引量:21
4
肖前,陈朗.
论文化的结构和功能[J]
.天津社会科学,1992(5):33-38.
被引量:9
5
韩民青.
论文化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J]
.人文杂志,1996(6):11-16.
被引量:1
6
潘洪钢.
南方民族游耕文化刍议[J]
.贵州民族研究,1992,12(3):40-47.
被引量:5
7
潘定智.
从文化生态学看中国民族关系[J]
.贵州民族研究,1992,12(3):101-103.
被引量:2
8
李财富.
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四川档案,1997,0(5):8-11.
被引量:7
9
陈之荣.
人类圈与全球变化[J]
.地球科学进展,1993,8(3):63-69.
被引量:10
10
戢斗勇.
文化生态学论纲[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1-7.
被引量:103
引证文献
4
1
江金波.
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
.人文地理,2005,20(4):119-124.
被引量:76
2
程鹏.
社会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
.情报学报,1997,16(6):471-475.
被引量:10
3
吴建华.
关于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J]
.档案与建设,1998(8):22-24.
被引量:1
4
翟翠丽.
炮龙文化研究的新构想——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0(18):86-87.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李睿.
论经济的信息本质[J]
.社会科学研究,1999(6):25-28.
2
刘阿平.
文化生态视野中的关中民俗面花文化的传承[J]
.消费导刊,2009,0(11):228-229.
3
胡昌平.
图书情报事业的社会化发展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1)[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1):5-9.
被引量:25
4
贾君枝.
信息资源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J]
.情报科学,2006,24(3):338-341.
被引量:9
5
崔宗安.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规划理论[J]
.北京规划建设,2006(2):78-81.
被引量:4
6
李凤石.
社会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3):121-122.
被引量:1
7
周庆山,王雯,李瀚瀛,冀志贤.
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的生态战略研究(上)[J]
.图书馆,2008(5):59-62.
被引量:3
8
柯平,詹越.
基于群落生态原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定位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08,28(6):32-36.
被引量:18
9
肖生禄.
浅析文化生态观[J]
.学理论,2009(12):227-228.
被引量:4
10
周武忠,张中波.
文化生态平衡之于文化遗产型景区国际化的意义[J]
.艺术百家,2009,25(4):23-29.
被引量:6
1
朱金艳.
甘孜州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以宗教文化旅游业为突破[J]
.艺术科技,2016,29(11).
被引量:1
2
闻禹.
城市绿化与文化建设[J]
.发展论坛,2003(11):69-69.
被引量:1
3
董晓.
古琴、士与中国文化[J]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4):82-83.
被引量:1
4
林其屏.
江泽民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新贡献[J]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11):2-6.
被引量:2
5
赵仁青.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0-141.
被引量:3
6
李晶.
试论传统的丢失与文化的境遇[J]
.中国报业,2011,0(09X):97-98.
7
何颖.
市场经济发展与文化力的开发——也谈经济文化的一体化[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2):47-50.
8
天文与文化遗产[J]
.中国文化遗产,2010(1):110-110.
9
谢如明.
浅论莆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5):95-96.
被引量:2
10
杨波,杨亚西.
儒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6-8.
科学与社会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