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1996年第3期119-131,共13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18
-
1李思屈.零符号与沉默传播学[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0(3):1-14. 被引量:4
-
2王嘉毅.教学研究的本质与特点[J].教育研究,1995,16(8):28-33. 被引量:19
-
3金春兰.校本教研文化研究[J].教育研究,2007,28(4):72-78. 被引量:24
-
4韩江萍.校本教研制度: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2007,28(7):89-93. 被引量:70
-
5韩雪.美国电影文化在中国的图像表达——新世纪以来的中美电影海报研究[J].当代电影,2013(4):134-136. 被引量:6
-
6黄露,刘建银.中小学卓越教师专业特征及成长途径研究——基于37位中小学卓越教师传记的内容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3):99-104. 被引量:79
-
7董树梅.主动,行动研究之魂——对行动研究本质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15(2):20-23. 被引量:3
-
8洪潇楠.电影海报设计与电影文本意义的互文性建构——以惊悚电影海报设计为例[J].文艺争鸣,2016(3):189-192. 被引量:2
-
9谭天美,范蔚.校本教研主体互动的缺失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7(1):79-84. 被引量:23
-
10李思屈.符号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内在逻辑[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4(1):61-66.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9
-
1包颖.浅谈高中语文诗歌中虚实手法[J].高考,2019,0(16):184-184.
-
2郭梦珂,孙腾飞.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媒介仪式传播[J].视听,2022(4):3-6. 被引量:1
-
3向超,童军宝,刘冰坤,冯琦婷.2021年中国符号学发展研究[J].符号与传媒,2022(1):228-244.
-
4孙少文.精神符号学的兴起[J].符号与传媒,2022(1):245-258. 被引量:1
-
5吕红周.精神符号学与精神文化符号学之辩[J].符号与传媒,2023(1):251-261. 被引量:2
-
6周红兵,耿俊.共同体美学与新主流电影的身体叙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3,36(4):117-125. 被引量:2
-
7陈鹏磊,龚兴英,黎聚才.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创新发展的价值、任务及推进机制[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4(1):124-126.
-
8王丹平,谢彦君.群体精神符号与主体性异化——网红景观符号的生成、传播与消费[J].旅游学刊,2024,39(2):61-73. 被引量:1
-
9林玮.能指破碎、算法异化与分身越位:“王阳明”的当代传播及其问题[J].媒介批评,2023(2):153-169.
-
1刘文良.“未定性”与深化小说艺术内涵[J].写作(中),1999,0(12):13-14.
-
2刘丹.美国成长小说图式结构的原型探究[J].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2):125-128. 被引量:5
-
3卫景宜.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华人英语作品中的话语功能──解读《女勇士》—花木兰[J].中国比较文学,1999(4):73-85. 被引量:16
-
4褚兢.纸页上展开的角力——读程维中篇小说《虚鱼》[J].百花洲,2009,0(5):35-36.
-
5徐刚.“中国故事”的话语功能——评美国华裔作家汤婷婷的剧本《女勇士》[J].戏剧文学,2012(4):60-63. 被引量:2
-
6孙妍.《半张纸》的空间叙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1):97-100.
-
7吕俊.具体化原则与文学翻译[J].外语研究,1994(1):51-55. 被引量:15
-
8王思敏.接受美学本质论[J].文学教育,2013(9):122-124.
-
9武小新.论潘金莲形象的文学接受[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1):123-125.
-
10耿艳娥.爱的徜徉——对《简·爱》的重新解读[J].理论观察,2001(4):9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