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的系统性”论述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的系统性"论述的整理研究宋永培在中国传统语言学史上,曾有学者做过有关汉语词义引申的研究与解说工作。但是,大规模地研究与解说汉语词义引申,总结出相应的理论与规律的,则是清代段玉裁。段氏的研究是在总结中国几千年传统语言学的丰富成果...
作者
宋永培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2期20-24,共5页
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关键词
引申义列
《段注》
词义引申方式
《说文段注》
系统性
《说文》
词的本义
词义演变
三种类型
汉语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1
宋永培.
《说文段注》总结了汉语词义引申的系统性与规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2):36-42.
被引量:2
2
吉仕梅.
《说文解字》俗字笺议[J]
.语言研究,1996,16(2):116-122.
被引量:5
3
曹向华.
简析《说文解字注》中词义引申的体例[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127-130.
被引量:2
4
陆宗达,王宁.训诂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
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郭芹纳.训诂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8
李峻岫.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词义引申分析规律的初步整理[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4)
9
黄大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词义引申研究方面的贡献[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48-53.
被引量:4
10
刘亚辉.
《说文解字注》中的词义引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4):42-4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5
1
李慧贤.
说文段注对词义引申的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7(7):165-166.
被引量:2
2
齐芳,富全利.
探究《说文解字注》中的词义引申[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7):107-107.
3
裴伟娜.
《说文解字注》中的词义引申小议[J]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123-124.
4
马丽,宋佳.
《说文解字注》在词义引申研究上的贡献[J]
.北方文学(下),2012(3):99-99.
被引量:1
5
李占平.
从俗字看段玉裁的语言文字观、局限性及意义[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2):62-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蓉.
段玉裁之“体用同称”[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7):156-157.
2
赵峰.
从“相”有“质”义看段玉裁的词义引申理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1):120-123.
被引量:1
3
胡翼.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词义引申说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J]
.理论界,2013(5):164-167.
4
焦冬梅.
《汉语大词典》释义商榷[J]
.大连大学学报,2014,35(5):56-59.
1
罗会同.
《说文解字》中俗体字的产生与发展[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2(3):83-84.
被引量:2
2
张标.
《说文段注》的书名号[J]
.语文建设,2000(8).
3
余行达.
《说文段注》“未闻”试析[J]
.阿坝师专学报,1989(11):1-4.
4
郭小春.
《说文段注》中关于汉语字词演变论述的分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5):110-114.
5
郭小春.
《说文段注》中关于汉语字词演变论述的分析[J]
.梧州学院学报,2010,20(4):60-64.
6
钟明立.
《说文段注》“义同”字类型论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2):60-65.
被引量:1
7
李敏辞.
长沙方言本字考[J]
.古汉语研究,1994(S1):88-91.
被引量:4
8
陈白夜.
《说文段注》群书训诂缺失举例[J]
.台州师专学报,1995,17(2):52-56.
9
徐文红.
“吃”+N的特征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117-120.
被引量:21
10
廖彩宏.
从隐喻转喻角度看汉语“包”的词义引申方式[J]
.绥化学院学报,2016,36(11):87-90.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