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巴师八国考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巴师八国考张良皋从人类学、建筑史和聚落考古的一些迹象看,中国文化的胚胎应该在云南。百濮种群本当是最先进入中原的人类。巴文化之繁荣.为中原文化提供不竭之源。巴人是中原的早期基本群众,他们是炎帝族;氐羌继之入主中原,他们是黄帝族。夏、商、周、秦、汉的统治...
作者
张良皋
出处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3,共6页
Jianghan Archaeology
关键词
甲骨文
巴文化
巴师
八国
武王伐纣
《说文》
三峡工程
中国文化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庸国
分类号
K2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74
1
徐永安.
十堰地区古代部族与方国探源[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1,15(3):67-70.
被引量:5
2
陈建宪.
中国各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J]
.民族文学研究,2002,20(3):10-14.
被引量:5
3
杨铭.
巴人源出东夷考[J]
.历史研究,1999(6):36-50.
被引量:14
4
栾丰实.
四川开县余家坝战国墓葬发掘简报[J]
.考古,1999(1):53-59.
被引量:15
5
何光岳.
虎方、白虎夷的族源和迁徙——论土家族主要的一支先民[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1):47-52.
被引量:4
6
李绍明.
川东南土家与巴国南境问题[J]
.思想战线,1985,11(6):74-78.
被引量:16
7
董希■,愉景轩,高平.
长江西陵峡考古调查与试掘[J]
.考古,1961(5):231-236.
被引量:14
8
袁明森,邓伯清.
四川忠县(洽甘)井沟遗址的试掘[J]
.考古,1962(8):416-417.
被引量:13
9
杜在忠.
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试析─—兼述我国早期国家诞生、文化融合等有关问题[J]
.中原文物,1995(2):31-37.
被引量:8
10
田敏.
夏代巴人地域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2(1):25-2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2
1
张良皋.
三巴寻五帝 百越探三皇──一个建筑师的中国古史观[J]
.理论月刊,1997(4):9-11.
2
曾超.
夏人对巴地的移民新探[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446-449.
被引量:1
3
王善才.
我国巴人起源在考古发现中成功揭秘[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6):5-8.
被引量:3
4
曾超.
巴人占卜用域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1):1-8.
被引量:3
5
徐永安.
从中华文化的多元生成性看汉水文化的地位——兼与“汉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观点商榷[J]
.理论月刊,2011(4):72-76.
被引量:2
6
谷斌.
“巴蛇”探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4):47-51.
被引量:2
7
张良皋.
土家族文化与吊脚楼[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1):1-5.
被引量:38
8
曾超.
巴人易学探微[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5):43-47.
9
王前程,占艳娟.
三国时期上庸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刘备诸葛亮的失误[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37(1):5-10.
被引量:1
10
朱圣钟.
庸国历史地理问题三论[J]
.地域文化研究,2018,0(1):128-14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王迪.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调研报告——以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为例[J]
.中外建筑,2019,0(11):59-61.
被引量:3
2
蒋伟男.
读《铭图三》札记二则[J]
.中国文字学报,2023(1):80-86.
3
陶美群,张学影,田劲松.
土家族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价值与路径探究——以铜仁市S幼儿园为例[J]
.教育观察,2021,10(12):88-89.
4
李长虹,舒平,张敏.
浅谈干栏式建筑在民居中的传承与发展[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13(2):83-87.
被引量:22
5
周传发.
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21-7822.
被引量:21
6
周传发.
论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的审美特色[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1):13-16.
被引量:13
7
莫代山.
土家族军事研究综述[J]
.铜仁学院学报,2008,2(1):50-54.
被引量:1
8
郑涛.
解读湘西吊脚楼[J]
.四川建筑,2008,28(2):51-53.
被引量:2
9
向丽.
古代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交流研究综述[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2):22-27.
被引量:2
10
王家德,王欢.
略论清江流域先秦时期的巴、楚文化[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4):10-12.
被引量:1
1
曹书杰.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后贤志》讹误考证[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3):28-33.
被引量:1
2
杨文成.
青衣羌人的“青衣瓦当”[J]
.四川文物,1995(1):60-61.
被引量:1
3
陈力.
试论秦国之“属邦”与“臣邦”[J]
.民族研究,1997(4):81-88.
被引量:13
4
成家彻郎,李榷生.
关于古代巴族的几个问题[J]
.中华文化论坛,1997(1):59-63.
5
Wang Jiexue Ba Qiao.
The Sharpa People in Drenthang[J]
.China's Tibet,2009,20(1):24-33.
6
何光岳.
越巂的来源和迁徙[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1):40-47.
7
徐亮工.
向达先生与《华阳国志校补图注》[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9(1):37-39.
8
陈剑.
郫邑·郫城·郫县·小郫──杜鹃城遗址考古札记[J]
.四川文物,1999(3):66-71.
9
李学勤.
蜀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J]
.寻根,1997,0(4):1-2.
被引量:12
10
《成都平原的南、北江》补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1(1):76-78.
江汉考古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