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罢工立法问题初探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罢工立法问题初探葛少英罢工现象作为集体劳动争议的一种激烈形式,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已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罢工问题,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此,本文就罢工和罢工立法的有关问题作初步...
作者
葛少英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34-38,共5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关键词
罢工权
企业职工
立法问题
劳动关系
劳动权益
集体劳动争议
侵犯职工合法权益
《宪法》
外商投资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150
1
熊静波.
权利之间的界限——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中心[J]
.现代法学,2007,29(4):15-22.
被引量:9
2
史探径.
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J]
.法学研究,1999,21(6):47-56.
被引量:39
3
林来梵.
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J]
.法学,1999(3):15-22.
被引量:110
4
赵世义.
财产征用及其宪法约束[J]
.法商研究,1999,17(4):52-57.
被引量:29
5
关太兵.
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J]
.法商研究,1998,16(3):54-57.
被引量:19
6
蓝瑛.
“人权”从来就是资产阶级的口号吗?——同肖蔚云等同志商榷[J]
.社会科学,1979(3):71-75.
被引量:16
7
关怀.
论我国公民的个人所有权[J]
.法学研究,1962(3):17-22.
被引量:2
8
柴发邦.
论我国公民个人所有权和个体劳动者所有权的质的差异[J]
.法学研究,1962(4):40-44.
被引量:1
9
翟中鞠,王全兴.
关于劳动关系协调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法商研究,1997,15(5):83-88.
被引量:5
10
丁文联.
试论劳动合同的附合化[J]
.法商研究,1996,14(6):68-7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2
1
章群,朱悦蘅.
我国不当劳动行为控制的制度构建[J]
.天府新论,2006(5):77-81.
被引量:1
2
滕悦.
中俄两国劳动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
.经济师,2007(7):76-77.
被引量:5
3
陈仪.
将罢工权纳入法制的轨道——兼评东航集体返航事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6):64-68.
被引量:4
4
雷颂勤.
从“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看罢工权入宪[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4):80-81.
5
翟国强.
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
.北方法学,2010,4(3):27-37.
被引量:4
6
苏苗罕,姚宏敏,郑磊.
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J]
.法学,2001(5):12-15.
被引量:39
7
曹艳春.
劳动者罢工权初论[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60-63.
被引量:9
8
董保华,李干.
依法治国须超越“维权”VS“维稳”——基于沃尔玛“常德事件”的考察[J]
.探索与争鸣,2015(1):45-51.
被引量:6
9
金红梅.
论我国罢工权法律规制[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4):118-125.
10
闫晓洁.
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保护的特色与不足[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3):42-45.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吴鹏飞,袁浩为.
航运强国背景下船员集体合同制度的适用困境与优化路径——兼评《中国船员集体协议》[J]
.海大法律评论,2022(1):63-80.
2
韩大元,王德志.
2001年宪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21-26.
被引量:1
3
林嘉,林敏.
2001年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70-74.
被引量:1
4
张育民,叶淑玲.
我国罢工权立法问题研究[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6):82-86.
被引量:5
5
李湘刚.
罢工权的宪法思考[J]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54-58.
被引量:3
6
张建军.
试论罢工权入宪[J]
.甘肃农业,2005(7):91-91.
被引量:1
7
李湘刚.
论公民罢工权的宪法地位[J]
.前沿,2005(7):163-166.
被引量:7
8
杨春磊.
论非公有制经济中罢工权的确认[J]
.法制与社会,2008(10):115-116.
被引量:1
9
赵新梅,张毕宁.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从公司捐赠的角度[J]
.法制与社会,2008(34).
被引量:1
10
戚诚伟.
影响《劳动合同法》产生实效的原因与解决途径[J]
.法制与社会,2008(36):78-79.
1
赵德淳.
关于我国罢工现象的立法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1999(1):79-80.
被引量:12
2
张雯韬.
罢工权中国化逻辑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20):282-283.
3
赵颖慧.
罢工权的理论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1X):166-166.
被引量:1
4
陈雷.
论我国罢工立法的若干问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5):83-85.
被引量:2
5
史探径.
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J]
.法学研究,1999,21(6):47-56.
被引量:39
6
张平德.
劳动者罢工权的立法确认初探[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48-49.
被引量:1
7
高凌霄.
论集体合同制度下的罢工权[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111-115.
被引量:2
8
唐军,彭思颖.
论罢工权的必要性及规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5):242-243.
9
赵华勇.
李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J]
.陕西检察,2004(1):58-58.
10
叶慧,林庆雄,赵红泽,潘俊.
三位领导干部的“生态肖像”[J]
.今日浙江,2011(15):23-25.
法商研究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