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李白与唐代儒学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唐代儒学的振兴中国的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至汉武帝时,才罢黜百家,定儒学为一尊,从此,儒学开始独霸天下。到了魏晋之世,以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为特征的汉代儒学,开始衰微,以庄老为核心的玄学盛行,打破了横行天下三百余年的儒学独尊的局面,同时佛教也传入了中国,中国思想又走向了多元发展的道路。儒学在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虽然处于低潮,已丧失了其垄断地位,但是,它的宗主地位并未丧失。因为历代历朝的皇帝,虽或尊佛抑道,或崇道抑佛有所不同,但是支持儒学的态度却是相同的。因为儒学三纲五常的君臣父子之道,是一切统治者藉以维持其统治的命根子。在儒、释、道三教纷争中,儒教的地位虽时有高下,但在实际中,儒教一直是占有中心的主要地位,而佛、道则处于辅助地位。儒家的经典,一直是各个朝代国家制定政策方针的依据和国家教育的法定内容;儒家的伦理道德。
作者 葛景春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8,共8页 Confuci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3

  • 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
  • 2邓乐群.李白政治悲剧的历史审视[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
  • 3葛景春.壶中剐有日月天-李白与道教[J].李白学刊,1989,(2).
  • 4李白·唐.王琦·清 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 5《拟古》其十二,参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373页.
  • 6《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参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993页.
  • 7《观胡人吹笛》,参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454页.
  • 8《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参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398页.
  • 9《商山四皓》,参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293页.
  • 10《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参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226页.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