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情无尽,长歌音不绝──《伤逝》语言的音乐特质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情无尽,长歌音不绝──《伤逝》语言的音乐特质张忆《伤近》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是相当独特的一篇。这当然主要不是指题材,而是它语言的独树一帜。《伤逝》的语言,与一般的小说语言绝不相同,它不是一种情节语言;《伤逝》的语言,与鲁迅本人的其他小说乃至鲁迅的一般...
作者
张忆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5期25-28,共4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伤逝》
语言形式
音乐结构
鲁迅
陌生化
《野草》
叙述者
《故乡》
小说
生活场景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0
1
谢玉娥.
性别视角下的《伤逝》研究综述[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0):30-36.
被引量:4
2
王宗凡,徐续红.
“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从《孤独者》看“兄弟失和”对鲁迅的影响[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75-80.
被引量:4
3
贾振勇,佘小杰,王素霞.
经典原释:共同话题,不同声音——三博士重读鲁迅小说《伤逝》[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6):14-19.
被引量:5
4
张忆.
抒情化小说艺术境界论[J]
.学术月刊,1998,30(7):72-77.
被引量:2
5
朴宰范.
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抒情性[J]
.国外社会科学,1997(4):57-62.
被引量:2
6
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5):3-16.
被引量:36
7
易竹贤,胡慧翼.
因袭重负下的女性悲剧——鲁迅小说中三个女性形象的另一种解读[J]
.鲁迅研究月刊,1999(4):25-29.
被引量:8
8
蓝棣之.
“万不可做将来的梦”──论《伤逝》[J]
.鲁迅研究月刊,1998(10):34-36.
被引量:14
9
汪卫东.
错综迷离的忏悔世界──《伤逝》重读[J]
.鲁迅研究月刊,1998(10):37-46.
被引量:12
10
张箭飞.
论《伤逝》的诗性节奏[J]
.鲁迅研究月刊,1998(10):47-5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冯欣.
对中国抒情小说定义的再思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7-23.
被引量:1
2
祝欣,李迎春.
抵达意义的探寻——近十年《伤逝》研究综述[J]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6):103-105.
被引量:7
3
沈敦忠.
《伤逝》研究方法述评[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105-107.
被引量:3
4
2006英特尔嵌入式系统高校学术论坛成功举办[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6(10):87-88.
5
朱崇科,陈沁.
鲁迅作品中的“兄弟失和”纠结及其超克——以《伤逝》为中心[J]
.文艺争鸣,2015(11):73-81.
被引量:4
6
刘程程.
论汪曾祺小说的音乐性[J]
.理论界,2020(4):80-87.
7
杨聃.
《伤逝》:以轻击重的叙事力量[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1):66-68.
8
古大勇.
铃木三重吉“金鱼”与鲁迅“伤逝”的材源——兼论鲁迅创作与1923年前周作人译文的关系[J]
.中国比较文学,2023(2):109-12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朱崇科.
“立人”的“出悌”切入与多维验证:重读《弟兄》[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3):22-31.
2
马庆凯.
《伤逝》的文体特征分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7):40-41.
3
谭进荣.
当“人必生活着”成为可能之后——鲁迅、北村同名小说《伤逝》主题的一个侧面比较[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10-13.
4
喻冰清.
两样伤逝,几许别情——《伤逝》:伤兄弟亲情之逝[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45-49.
5
李国华.
腹语者的诗学:论鲁迅《伤逝》[J]
.现代中文学刊,2011(3):41-48.
被引量:3
6
林健丹.
试析歌剧《伤逝》音乐结构与情感内涵的生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2):183-184.
7
吴世奇.
论中国现代诗化小说[J]
.枣庄学院学报,2015,32(3):35-38.
被引量:4
8
朱崇科.
鲁迅小说中的革命话语[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4):75-80.
被引量:1
9
熊海洋.
“非人间”的启蒙——《伤逝》新解[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12):208-209.
10
陈沁,朱崇科.
从立人到立国的尝试隐喻及其破灭——解读《伤逝》的一种视角[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5):23-29.
1
王欢.
论宋琬的词学思想[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12):45-47.
2
韦娅.
草叶上的歌音[J]
.散文诗,2005,0(21):53-54.
3
梁国钧.
欣读中华《诗词月刊》编《雁声集》有感[J]
.诗词月刊,2017,0(2):5-5.
4
包玉平.
雪原上,将酒杯举过头顶[J]
.山东文学,2015,0(7):104-104.
5
何盛霞.
浅想词牌名[J]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2(19):23-24.
6
孙媛.
试论鲁迅小说《伤逝》的音乐结构[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9):34-37.
被引量:3
7
马永红.
永远在路上——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J]
.中国职工教育,2014,0(11):75-75.
8
谭文鑫.
论沈从文小说《丈夫》的音乐结构[J]
.理论与创作,2010(3):68-71.
被引量:1
9
鲍明炜.
论现代诗韵[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78,15(4):113-120.
10
彭宏早.
苗家赛歌[J]
.老人世界,2012(10):44-44.
鲁迅研究月刊
199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