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时期,师文向师襄学琴时有“心器相应”之说。师文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列子·汤问》)。这里的“心”字隐含着对音乐深层内蕴的感受。这种感受包括社会伦理、直觉意识和整体思维。以这种感受为主体的器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一直留存在我国古代的器乐教学中,升华为教与学双方的审美理想和评价标准。宋元以后,在器乐“音”与“意”的审美准则上特别强调得意为主,以“神、韵、意、情”为上乘,使“心器相应”的论述得到了发展。建国后,我国的民族器乐教学法,一度随记谱法和乐理的西化而西化了。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4-35,共2页
Chinese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