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Hebei Law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73
-
1杨立新.民法典人格权编的重要社会价值[J].浙江人大,2020(7):58-58. 被引量:1
-
2吴锋,杜晓智.法人人格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78-83. 被引量:4
-
3陈梦坤.“商事人格权”概念构建方法检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18(3):21-23. 被引量:10
-
4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2004,21(4):63-75. 被引量:88
-
5马俊驹.法人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立法问题之探讨(上)[J].法学评论,2004,22(4):3-12. 被引量:96
-
6江平,龙卫球.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为拟制说辩护[J].中国法学,1998(3):71-79. 被引量:122
-
7陈泉生.论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3(2):20-29. 被引量:22
-
8王明锁.人身权制度与中国民商法的法典化[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9,26(6):39-44. 被引量:2
-
9杨立新,尹艳.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J].河北法学,1995,13(2):6-13. 被引量:21
-
10杨立新,尹艳.论信用权及其损害的民法救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5,17(4):48-54.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21
-
1刘娟,刘俊敏.《民法典》中的一般人格权条款探赜[J].河北法学,2021,39(12):123-138. 被引量:5
-
2董玉鹏.论未来人的人身权保护[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27-33.
-
3马俊驹,张翔.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J].法学研究,2004,26(6):46-57. 被引量:81
-
4樊明亚,王珠花.论人身损害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上饶师专学报,1997,17(4):45-48. 被引量:3
-
5黄双婷,林金贵.人格权问题之检讨与矫正[J].巢湖学院学报,2005,7(2):68-71. 被引量:1
-
6马俊驹.论作为私法上权利的人格权[J].法学,2005(12):44-55. 被引量:24
-
7李伟涛,吴冬妮.试论法人人格权之存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283-286. 被引量:2
-
8薛贵滨,刘文平.错误生命之人身权益保护的法理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3):24-30.
-
9官玉琴.论配偶的身份利益[J].东南学术,2007(3):143-149. 被引量:1
-
10杜晶.论法人人格权之肯定[J].研究生法学,2007,22(2):70-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54
-
1陈文.刑法法益语境下的生态人格[J].社会科学家,2019,0(12):132-139. 被引量:2
-
2温世扬.民法典视域下的“人身自由”[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3):30-45. 被引量:13
-
3杨安进.从活字印刷到人工智能:作品出版传播技术形塑著作人格权的衰落趋势[J].河北法学,2024,42(12):165-184.
-
4孙娟.人格权中经济利益侵权的损害赔偿金酌定[J].河北法学,2023,41(5):170-186. 被引量:1
-
5曹相见.人格权支配权说质疑[J].当代法学,2021,35(5):40-50. 被引量:18
-
6侯怀霞.论宪法上的环境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2):71-74. 被引量:7
-
7段睿.理性、人格与法律规范[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7,23(5):118-120.
-
8林志辉,杜和平.试论人格权的本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1):81-85. 被引量:1
-
9万梦娜.法人人格权肯定论之我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1):7-8. 被引量:1
-
10张梦夏.论个人信息二元利益的保护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6-7.
-
1宁汉林,魏克家.刑罚的由来及其理论基础[J].政法论坛,2000,18(6):93-95. 被引量:2
-
2刘晶瑶.暴力拆迁命案获轻判,“指导性”何在[J].法制与经济,2009(21):9-9.
-
3王仲修.中国古代的酷刑及其演变[J].山东社会科学,2004(9):89-92. 被引量:8
-
4方恩升.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法的精髓[J].前沿,2010(18):102-104.
-
5马荣海.论选择性废除死刑在当下我国法治中的合理性[J].经营管理者,2013(16):239-239.
-
6王培信,贾学福.21世纪理念下的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3):103-104. 被引量:1
-
7罗建兴,康静.论刑事和解制度[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7):55-55.
-
8陈楚楚.论法律对私力救济规范的必要性[J].青年与社会,2015,0(2):107-107.
-
9郭元军,李森.市场经济下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主义[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1):159-160.
-
10金舍.“投毒案”的伦理悲歌[J].浙江人大,2016,0(1):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