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2-56,共5页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4
-
1杜岩岩.俄罗斯的博洛尼亚进程:困境及走势[J].大学(学术版),2009(5):11-16. 被引量:10
-
2张丹华.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新的培养目标评介[J].外国教育研究,1998(2):31-35. 被引量:12
-
3张丹华.俄罗斯多层次师范教育体系概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6(6):34-38. 被引量:4
-
4李春生.苏联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简述[J].比较教育研究,1987(6):51-54. 被引量:3
-
5诸惠芳.苏联高等师范院校的新教学计划[J].比较教育研究,1987(6):58-62. 被引量:3
-
6白美玲.俄罗斯教师教育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1(1):24-25. 被引量:2
-
7刘继芳,李劲松.俄罗斯师范教育结构及课程设置概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5,25(4):85-87. 被引量:7
-
8张男星.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7):87-93. 被引量:7
-
9李友芝.中外师范教育辞典[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
10顾明远.战后苏联教育研究[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引证文献5
-
1王延寿.中俄高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7,21(6):111-117. 被引量:2
-
2梁爽,姜君.俄罗斯师范教育的发展[J].黑河学院学报,2010,1(3):5-8.
-
3高忠.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沿革与课程改革[J].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5(1):100-106. 被引量:1
-
4郭学君,李娜,俞秋阳.俄罗斯师范教育发展特色与启示[J].教育导刊(上半月),2020,0(4):90-96.
-
5邓沛勇,张恩祥.一战前俄国城市中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及其作用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0(4):39-51.
-
1张德祥.日本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考察[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6(4):107-113.
-
2赵翰章.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特点探究[J].教育评论,1992(1):9-11. 被引量:1
-
3王长纯.从双轨制到一体化──谈法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J].外国教育研究,1994(3):25-28. 被引量:3
-
4陈友端.师范教育三十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9(1):22-33. 被引量:1
-
5胡艳.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6):12-20. 被引量:2
-
6别林业.中师布局调整和师范教育制度的逐步开放——关于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0,21(7):55-58. 被引量:20
-
7杨超,刘琪.师范教育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现代化的意义[J].知识经济,2012(24):150-150.
-
8陈恕平.论教师资格制度与师范教育制度的协同发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19(3):97-102. 被引量:2
-
9罗敏.进修学校中文教育教学之困惑[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104-104.
-
10韩彦肖.留日学生与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及变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2):93-9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