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预设”和“移情”对翻译的影响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阐释学翻译理论告诉我们,翻译不可避免地要借助阐释。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也是阐释者,而且是至关重要的阐释者。翻译中的阐释既是译者对原文在理解基础上作出的评判、解释,也是他在用译语表达之前所经历的心理历程。理解是阐释的前提,而“阐释是以我们的先有、先见、先把握为基础的”(张隆溪,1986:193)。这些“先有”、“先见”、“先把握”也叫“先结构”。译者的“先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环境的影响和历史文化的薰陶而形成的“预设”(presupposition),二是阅读原文时临时形成的“移情”(empathy)。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阐释总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译文染上“自己”的色彩。例如:
作者 彭秋荣
机构地区 湖南岳阳师专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1-23,41,共4页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70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