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律适用》
1995年第3期5-7,共3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同被引文献15
-
1刘根菊,史立梅.单位犯罪被追诉者之确定[J].法学研究,1999,21(6):111-122. 被引量:8
-
2李文燕,邓子滨.论我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J].中国法学,1999(5):90-95. 被引量:64
-
3卢勇.单位成员行为的双重性与单位犯罪[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1999,7(4):22-25. 被引量:15
-
4张目.单位犯罪的理论与实务[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2):17-20. 被引量:6
-
5戴澜.单位犯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山东法学,1997,12(6):47-48. 被引量:3
-
6唐玉国.浅析法人犯罪意识和意志[J].政法论丛,1996(3):23-24. 被引量:3
-
7马长生,胡凤英.论新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J].政法论坛,1997,15(6):32-38. 被引量:27
-
8周长军.法人犯罪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06-111. 被引量:1
-
9左卫民,成燕君.析法人犯罪之构成[J].人民检察,1995(1):52-53. 被引量:2
-
10吴海涛.试论单位犯罪的主客观要件问题——借鉴英国刑法中法人过失杀人罪的判例[J].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4(1):9-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0
-
1王飞跃.论刑法中的合意关系[J].法学家,2021(3):155-169. 被引量:1
-
2孙道萃.单位犯罪刑事责任中行为归责与责任归责理论之整合[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8):22-29. 被引量:9
-
3齐天.论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85-89.
-
4冯志恒.论贿赂犯罪体系中的单位犯罪[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6):143-149. 被引量:4
-
5聂立泽,高猛.单位犯罪意志的形成机制研究[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5,35(3):68-73. 被引量:3
-
6席若.单位犯意的形成形式辩正[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6(5):18-32. 被引量:6
-
7席若.刑法中单位的本质:曲解、质疑与澄清——兼论单位主体资格的认定[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3):139-151. 被引量:8
-
8万志尧.单位犯罪宜更审慎认定——从“单位意志”与“责任人”入手[J].法律适用,2019(4):56-64. 被引量:11
-
9周德金.论我国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及其本质回归[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0(4):80-90. 被引量:6
-
10彭景理.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能力[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71-79. 被引量:5
-
1本刊编辑部.转移战场 快速反应 以快制快 协同作战——《关于流窜犯罪的讨论》总结[J].净月学刊,1990,0(1):9-12.
-
2张娜.犯罪人事前被害化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3):285-286.
-
3大塚克已,朱旭红.日本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J].当代青年研究,1993(Z1):90-92.
-
4武玉红.试论刑罚的目的[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1):59-62.
-
5刘崇亮.本体与属性:改造刑的向度[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1(1):5-10. 被引量:1
-
6郑实军,党玉民.犯罪心理需要结构的产生发展和变化[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1993,13(2):38-39.
-
7高琴,赵永红.对毒品犯罪案件量刑情节的分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04-106. 被引量:1
-
8社区矫正事业期待辉煌[J].中国司法,2005(9):1-1. 被引量:1
-
9方明月.引起犯罪的主观意识再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A):152-152.
-
10丁长镜.对提高劳改质量的再认识[J].法学,1985(11):3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