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述广告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变异运用及规范。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1995年第1期56-60,共5页
Applied Linguistics
同被引文献113
-
1练萍萍,沈雪侠.浅谈广告语言中的语言变异[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4):36-38. 被引量:3
-
2徐大明.新加坡华社双语调查──变项规则分析法在宏观社会语言学中的应用[J].当代语言学,1999,1(3):25-35. 被引量:22
-
3郑定欧.语言变异——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比较研究[J].中国语文,1998(1):56-65. 被引量:9
-
4程工.Chomsky最简方案形成的理论动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1):3-9. 被引量:26
-
5何自然,吴东英.内地与香港的语言变异和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1999(4):82-87. 被引量:18
-
6黄宜思.从变异现象看语言演变的机制[J].外语学刊,1998(4):14-20. 被引量:5
-
7杨晋毅.试论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状态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9(1):9-11. 被引量:12
-
8陈原.辞书与语言规范化问题[J].辞书研究,1999(2):1-10. 被引量:8
-
9苏金智.赵元任对社会语言学的贡献[J].汉语学习,1999(6):29-34. 被引量:2
-
10张宏梁.“赵丽蓉式幽默”试析[J].当代修辞学,1999(4):24-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0
-
1孙世静.商业广告语言中的非常规组合[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109-112.
-
2刘博宇,李佐文.广告语言的“陌生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2):35-36. 被引量:5
-
3郑涛.试析广告标题中谚语的变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6-119. 被引量:1
-
4廖桂蓉.我国近三十年广告语研究概况述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2):74-78. 被引量:2
-
5蓝卡佳.手机短信息语言逻辑的偏离与语义创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10(6):29-32. 被引量:2
-
6蓝卡佳.手机短信息语言语里特征的陌生化[J].铜仁学院学报,2009,3(4):34-36. 被引量:2
-
7郭继荣,李园园,王静.我国最近二十年语言变异研究综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3):92-97. 被引量:6
-
8孟建安.广告语体制约修辞语义的表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12. 被引量:2
-
9岑运强,王萍.广告语言变异与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J].励耘语言学刊,2005(1):224-247. 被引量:1
-
10仰雨琴,张淳.目的论视角下广告翻译中语言变异现象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3):10-12.
二级引证文献21
-
1曹进,任尉香.广告语言与受众心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45.
-
2赵艺.从认知角度看广告语言的陌生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6):129-131.
-
3俞允海.修辞与语言陌生化[J].修辞学习,2006(6):16-18. 被引量:10
-
4秦宇新.广告标题创作谈[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6):7-8. 被引量:1
-
5廖东红.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的英汉广告语言变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05-108. 被引量:2
-
6林虹.陌生化在广告中的语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136-138.
-
7电子阅读[J].海外英语,2013(3):29-29.
-
8曹波,张利桃.对我国新时期语言变异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评《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9.
-
9杨彩贤.语言变异理论在中国的拓展及应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4):37-40. 被引量:4
-
10苏婕,胡晓琼.海峡两岸语言变异对比研究——以同实异名词为例[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0(1):24-25. 被引量:2
-
1夏中华.广告语言的变异运用[J].当代修辞学,1995(2):39-40. 被引量:6
-
2陈骋.广告翻译与文化因素[J].企业经济,2002,21(12):51-52. 被引量:2
-
3冯广艺,张春泉.数量短语的变异运用[J].修辞学习,2002(1):11-11. 被引量:5
-
4严小香.从认知的角度看“(在)N里”结构的变异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1):47-50.
-
5阎德喜.“思而不学”怎会“怠”[J].咬文嚼字,2011(6):15-15.
-
6YY.第8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苏州举行[J].世界汉语教学,1994,8(4):72-72.
-
7阿依夏木.阿不都拉.汉语篇章上下文、情境语境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2):122-124.
-
8肖青青,云兴华,王莉.“有”字句的变异运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5,25(1):95-99.
-
9徐婷婷.艺术家是不同时代的翻译者——维克·穆涅兹访谈[J].中国摄影,2008(2):85-93.
-
10蔡红梅,童彦.英语广告中词汇变异运用探微[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4(6):73-75.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