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托音胡琴的技法与风格──兼谈阿炳二胡演奏的技法特点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托音胡琴的技法与风格──兼谈阿炳二胡演奏的技法特点胡志平近百年来,二胡的种类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托音胡琴",一种是"主音胡琴"。这两种二胡的不同,主要在于定弦法不同,选用的琴弦粗细不同,从而导致了演奏技法和风格上的差异。托音胡琴在民间应用得比较广泛...
作者
胡志平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7-69,共3页
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二胡演奏
胡琴
阿炳
民间吹打乐
《二泉映月》
指关节
技法特点
《听松》
民间歌舞
地方戏曲
分类号
J632.2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6
1
赵砚臣.
阿炳的二胡演奏艺术及其形式美[J]
.中国音乐学,1994(3):5-9.
被引量:15
2
蓝玉崧.
他体现了传统演奏艺术的精髓——在文化部和全国音协举办的纪念华彦钧(阿炳)诞辰九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4):46-48.
被引量:4
3
王国潼.
谈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演奏[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2):76-78.
被引量:4
4
桑叶舟.
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艺术[J]
.音乐研究,1989(1):87-89.
被引量:6
5
苏克.
《二泉映月》是写“二泉映月”吗?[J]
.中国音乐,1991(3):56-56.
被引量:3
6
李西安.
阿炳与刘天华之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1983(4):36-37.
被引量:11
7
何苍伶.
准确理解与深刻揭示——兼谈中央乐团对“二泉映月”的艺术处理[J]
.人民音乐,1979(2):28-30.
被引量:1
8
赵晓生.
阿炳启示录[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1):1-5.
被引量:8
9
巩成国.
《二泉映月》既没有“泉”也没有“月”——浅议音乐欣赏中的误区[J]
.中国音乐教育,2002(8):42-42.
被引量:1
10
胡志平.
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与中国传统音乐资源——对民族管弦乐队发展现状的审视与思考[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71-7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
1
施咏.
也谈"二泉琴"——兼与黄安源先生商榷[J]
.人民音乐(评论),2004(9):41-43.
被引量:6
2
胡志平.
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3):50-57.
被引量:9
3
王艺.
二胡艺术的“技术根本”——武音二胡艺术周述要及相关问题探讨[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1):178-18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艺,胡志平.
20世纪中国二胡艺术的创新与发展[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2):10-14.
被引量:16
2
黄永勤.
弓弦乐器与江南文化艺术关联的研究——以二胡为例[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9):109-113.
3
权思.
《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民族艺术特征解读[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4):20-20.
4
任靖.
浅析二胡曲《病中吟》的乐曲结构形态[J]
.戏剧之家,2016(12):80-80.
被引量:1
5
刘元平.
音乐的“感知向度”与人的素质培养——从“音乐鉴赏”谈起[J]
.音乐传播,2017(1):36-41.
6
徐宁健.
《二泉映月》的成功及相关问题思考[J]
.艺术百家,2016,32(A01):270-275.
7
孟现伟.
二胡的演奏培训如何走进社区[J]
.戏剧之家,2018(33):246-246.
8
杨扬,谭勇.
诱惑与攀仿:技术统治论对胡琴艺术的影响[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8(4):60-64.
9
严嘉澍.
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探讨[J]
.艺术家,2019,0(12):134-135.
被引量:1
10
林晨.
刘天华二胡曲创作中的对话思维探析[J]
.当代音乐,2020(5):153-154.
1
杨荫浏.
也谈对《听松》的理解[J]
.人民音乐,1962(9):26-26.
被引量:1
2
刘小溪.
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赏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3):6-7.
被引量:2
3
胡志平.
弓弦上的探索与思考 黄海怀二胡艺术研讨会综述[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1):10-13.
被引量:2
4
顾育豹.
《听松》比《二泉映月》更好,何以听不到有人演奏?[J]
.商业文化,2009(6):66-67.
5
刘长福.
谈二胡运弓的“撑”与“挑”(下)[J]
.小演奏家,2008,0(12):36-36.
被引量:2
6
凤.
北京举行阿炳作品演奏会[J]
.人民音乐,1964(1):20-20.
被引量:1
7
于景洋.
浅谈二胡名作《听松》演奏和解释[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7):44-45.
8
王天竹.
道劲的性格 奔放的气势——阿炳《听松》赏析[J]
.剧影月报,2007(2):98-98.
9
张屯.
琴声悠悠夜茫茫——瞎子阿炳与《二泉映月》及其它[J]
.中国音乐,1987(3):33-35.
10
唐毓斌.
论阿炳的三首二胡曲及其演奏[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4,12(2):25-27.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