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淮南子》对《管子》四篇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淮南子》对《管子》四篇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丁原明《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约成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汉志把它列为杂家。表面看来,《淮南子》与代表先秦齐稷下道家哲学思想的《管子》书中的《心术》上下、...
作者
丁原明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哲学系
出处
《管子学刊》
1995年第3期7-13,共7页
GuanZi Journal
关键词
《管子》四篇
《淮南子》
哲学思想
稷下道家
客观规律
齐文化
阴阳二气
黄老之学
继承和发展
继承与发展
分类号
B23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3
1
陈静.
《淮南子》简论[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4):122-124.
被引量:2
2
张秋升,李伟.
《淮南子》历史观新论[J]
.安徽史学,2000(1):11-15.
被引量:3
3
丁文宏,蔡友和.
老子“无为”思想探微─—兼论《淮南子》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扬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3):61-66.
被引量:5
4
张丰乾.
试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兼为《淮南子》正名[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117-126.
被引量:19
5
袁春华.
《淮南子》认识论思想初探[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1):32-36.
被引量:3
6
陈静,刘笑敢.
“无为”思想的发展──从《老子》到《淮南子》[J]
.中华文化论坛,1996(2):93-100.
被引量:12
7
张运华.
《淮南子》的“无为”理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6(2):31-33.
被引量:2
8
陈广忠.
《淮南子》与墨家[J]
.孔子研究,1995(2):33-41.
被引量:4
9
杨守戎.
《淮南子》的政治哲学[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5(3):91-97.
被引量:2
10
柴文华.
《淮南子》的伦理主题述略[J]
.江汉论坛,1988(6):30-3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高晓荣.
新时期大陆学界《淮南子》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2):307-310.
被引量:3
2
许建良.
《管子》“道生德”的辩证法[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33-39.
被引量:1
3
巩曰国.
《管子》对《淮南子》的影响[J]
.管子学刊,2012(4):19-23.
被引量:3
4
孙天牧.
回顾与展望:民国以来《淮南子》研究引论[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7-14.
5
宋霞.
由“道生一”到“道曰规始于一” --《淮南子·天文训》对《老子》生成论的发挥与思想转向[J]
.管子学刊,2021(3):82-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胡火金.
《管子》“时”观初探[J]
.管子学刊,2007(4):9-12.
被引量:1
2
刘兴海.
《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3):39-39.
被引量:1
3
高旭.
《管子》与《淮南子》农业生态观之比较[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139-146.
被引量:2
4
秦大伟,张春龙.
汉初刘邦推行黄老政治原因探究[J]
.兰台世界(下旬),2014(1):106-107.
5
丁立福.
《淮南子》对外译介传播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72-78.
被引量:13
6
高旭.
回顾、反思与前瞻--两千年“淮南子学史”纲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2(3):65-86.
被引量:2
7
孙天牧.
回顾与展望:民国以来《淮南子》研究引论[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7-14.
8
刘圆圆,孟庆岩,纪立金.
道、气、象视野下的时空观及其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2):254-257.
9
沈炜婷.
论黄老道家对“道生一”的理解——以严遵、河上公注本为例[J]
.哲学进展,2024,13(8):2027-2036.
1
丁原明.
《淮南子》道论新探[J]
.齐鲁学刊,1994(6):84-89.
被引量:3
2
王小兰.
稷下道家法律思想初探[J]
.政法论丛,1999(3):54-56.
被引量:1
3
应克荣.
儒道视阈中的和谐思想探微[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4):15-18.
4
陈鼓应.
早期儒家的道家化[J]
.中国哲学史,1995(6):23-30.
5
张杰,巩曰国.
《老子》《庄子》及《管子》稷下道家性超善恶论[J]
.管子学刊,2016(3):5-11.
被引量:1
6
高汉声.
论《淮南子》关于性、欲、情的心理学思想[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7(1):14-18.
被引量:2
7
王兰香.
《淮南子》中的法律思想[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3):38-38.
8
雀儿姐姐.
《淮南子》:一部先汉学术史[J]
.学苑创造(B版),2016,0(3):19-21.
9
张德广,程文琴.
简论《淮南子》“民本”思想[J]
.社会科学家,2004,19(5):138-140.
被引量:2
10
陈鼓应.
早期儒家的道家化[J]
.中州学刊,1995(2):59-61.
被引量:4
管子学刊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