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未来社会──以韩国为重点提出的问题
被引量:3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6-111,78,共7页
Confucius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2
-
1陈文,梁茂春.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新加坡的实践[J].孔子研究,1996(4):118-123. 被引量:2
-
2刘宗贤.宋初学术的文化整合倾向[J].哲学研究,1996(11):43-50. 被引量:3
-
3王慧.曲阜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6,12(3):143-143. 被引量:3
-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5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先秦秦汉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153-157.
-
6徐宝康.韩国人人爱孔子[DB/OL].http://news.sohu.com/2004/06/29/79.
-
7周一星,魏心镇,冯长春,孟晓晨.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2001,25(12):7-13. 被引量:25
-
8吴军,杨东.历史文化名城产业选择的思考——以曲阜市为例[J].福建地理,2001,16(4):26-30. 被引量:2
-
9赵冰波.儒学的开放兼容精神与日本韩国现代文明的发展[J].开封大学学报,1999,13(4):43-51. 被引量:4
-
10吴良镛.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1980,13(2):1-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8
-
1宋振春,朱冠梅.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曲阜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5):54-60. 被引量:29
-
2李哲承.新世纪“儒教社群主义”的意义与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3-34. 被引量:3
-
3吕培培.韩国的儒家道德及其对中国道德建设的启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10(2).
-
4司莉娜,马爱萍.曲阜文化旅游及孔子文化的推广研究[J].旅游论坛,2008,19(5):309-313. 被引量:15
-
5徐文福.儒家文化哲学的现代性转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15.
-
6舒畅.文化涵化视域下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4):39-42. 被引量:4
-
7吴育林,张松.论《孝经》对“中韩”道德发展及其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3):132-137.
-
8孙丹,周晓波.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分析[J].品位·经典,2020(8):31-32. 被引量:1
-
1李宣侚.《醇言》与《道德经》的儒家解读[J].中国哲学史,2001(2):122-126. 被引量:1
-
2小川晴久,杨博.21世纪实学的展望──试论有机体特性的恢复[J].中国文化研究,1999(1):20-23.
-
3金世运.韩国天台宗教育理念与教育现状[J].佛学研究,2011(1):105-109.
-
4郑宰相,徐修竹(译).朝鲜儒者之荀子观——以性恶说批判为中心[J].邯郸学院学报,2012,22(4):50-56.
-
5文碧方.从“湖洛之争”看朝鲜儒者的朱子性理学诠释[J].现代哲学,2011(6):113-119. 被引量:1
-
6职业装风暴将在沪上掀起[J].中国名牌,2005(4):60-61.
-
7许晓华.回归自然——劳伦斯笔下情爱再探[J].滁州学院学报,2006,8(4):34-36.
-
8宣炳三.朝鲜时代阳明学本土化的考察——以霞谷郑齐斗的《大学》解释为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3):10-17.
-
9肖耀根.现代科技发展视野下的科技伦理问题探析[J].理论月刊,2008(3):53-55. 被引量:2
-
10元卉.普利生:坚持创新 撑起华丽转身[J].上海企业,2016(6):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