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6,共3页
Confucius Studies
同被引文献37
-
1陈来.儒家伦理与“人权”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5):59-61. 被引量:16
-
2陈来.道德的生态观──宋明儒学仁说的生态面向及其现代诠释[J].中国哲学史,1999(2):3-9. 被引量:15
-
3任继愈.墨子生卒年简考[J].文史哲,1962(2):58-60. 被引量:3
-
4白寿彝.钱穆和考据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2):65-80. 被引量:2
-
5翟清福.《十批判书》真的抄袭了《先秦诸子系年》?──评余英时的《互校记》[J].史学集刊,1996(4):4-10. 被引量:7
-
6陈来.多元文化结构中的儒学及其定位[J].天津社会科学,1989(1):62-64. 被引量:4
-
7陈来.中国近代思想的回顾与前瞻[J].天津社会科学,1989(5):3-8. 被引量:1
-
8陈来.消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3):13-15. 被引量:3
-
9陈来.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J].哲学研究,1989(10):26-32. 被引量:14
-
10陈来.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J].中国青年论坛,1989,9(2):29-34. 被引量:3
-
1王杰.当前国学热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J].理论参考,2007(7):42-42.
-
2张开城.关于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3):8-11. 被引量:1
-
3蔡世华.论中华文化复兴的理性之源与价值重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02-107. 被引量:6
-
4李宗桂.和谐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传统[J].学术研究,2006(12):11-12. 被引量:6
-
5梁柱.毛泽东文化观的若干问题探析[J].文化软实力,2016,1(2):31-38. 被引量:2
-
6马明良.当代伊斯兰文明的新趋势[J].西亚非洲,2009(12):26-31. 被引量:4
-
7王超易,叶津杨,袁扬.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5):373-373.
-
8朱作衬.殷海光对中国文化发展途径的探索——读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的体会[J].青年文学家,2011,0(11X):29-30.
-
9王杰.对一些负面现象保持警惕 国学热需要冷思考[J].理论导报,2016,0(8):54-55. 被引量:3
-
10中正、和谐:当代伊斯兰文明的新趋势[J].新华文摘,2010(4):160-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