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汉语里“动词+X+地点词”的句型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汉语里“动词+X+地点词”的句型徐丹0.引言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汉语里“动词(记作V)+x+地点词”的句型。“X”成分在北京话中可以是“在/到/的”,在其他方言里可以由其他词担任同功能,如“到/著/着/得”等等。我们把这些不同的词都看作“X”成分,不...
作者
徐丹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21,共6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的”
北京话
“在”
“了”
“体”
句法分布
汉语
句法限制
“得”
完成体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0
1
罗自群.
现代汉语方言“VP+(O)十在里/在/哩”格式的比较研究[J]
.语言研究,1999,19(2):51-61.
被引量:21
2
梅祖麟,陆俭明.
吴语情貌词“仔”的语源[J]
.当代语言学,1980(3):22-28.
被引量:14
3
祝敏彻.
汉语选择问、正反问的历史发展[J]
.语言研究,1995,15(2):117-122.
被引量:21
4
梁银峰.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J]
.中国语文,2004(4):333-342.
被引量:55
5
邢向东.
陕北神木话的助词“着”[J]
.中国语文,1997(4):295-296.
被引量:12
6
江蓝生.
“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J]
.古汉语研究,1994(4):21-27.
被引量:36
7
俞光中.
“V在NL”的分析及其来源献疑[J]
.语文研究,1987(3):14-18.
被引量:9
8
沈家煊.
英汉空間概念的表达形式[J]
.外国语文,1985,10(4):33-40.
被引量:10
9
汪平.
贵阳方言的语法特点[J]
.语言研究,1983,3(1):109-124.
被引量:12
10
田希诚,吴建生.
山西晋语区的助词“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3):46-5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8
1
罗自群.
从“坐着吃比站着吃好”谈起——汉语方言中持续意义的几种表现形式[J]
.语文研究,2002(1):49-53.
被引量:3
2
郭永刚.
零转换移动动词与移动表现[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B):192-193.
3
瞿建慧.
“在”与“着”的平行虚化及成因[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170-174.
被引量:1
4
瞿建慧.
湖南方言里“V+T+N(L)”格式的句法功能及其来源[J]
.汉语学报,2006(4):40-45.
被引量:1
5
赖海燕,段福德.
赣南客家方言处所介词的语法功能举隅[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23-26.
被引量:2
6
杨雪.
邢台话“动词+X+处所”句型研究[J]
.赤子,2015(7Z).
7
刘宗保.
基于剧本的庐剧语言特征举隅[J]
.皖西学院学报,2023,39(3):146-152.
8
崔健,朴贞姬.
日汉移位终点表达形式对比[J]
.汉语学习,2003(1):39-4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郭利霞.
山阴方言的[ti~0][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6):137-141.
被引量:2
2
陈瑶.
祁门方言方位词“着”的来源探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6):108-111.
3
张德岁,唐爱华.
皖北方言的“V+搁+N(L)”格式[J]
.语言科学,2011,10(2):219-224.
被引量:8
4
张连文.
基于心智计算理论的空间语言、接口与认知[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7(10):1-16.
5
岳倩.
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词语偏误的文化角度对比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2):102-103.
6
李桂兰,吴福祥.
江西吉水方言“去”的多功能用法及其演变[J]
.方言,2018,40(2):201-209.
被引量:6
7
杨云清.
运动事件框架下汉日移动终点表达对比研究[J]
.文化学刊,2019,0(10):199-201.
8
李佳琪.
略论襄阳方言持续标记“倒”[J]
.最小说,2021(3):95-96.
9
彭露.
南宁白话“过”的空间介词功能及语法化[J]
.贺州学院学报,2023,39(2):98-104.
10
任志萍.
乐山话中的“dai^(13)”和“da^(42)”[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2):79-82.
1
徐丹.
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
.中国翻译,1998(3):3-6.
被引量:168
2
江蓝生.
“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J]
.古汉语研究,1994(4):21-27.
被引量:36
3
赵巧玲.
开拓语言外部功能的研究——评徐丹晖先生《语言艺术探索》[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55-57.
4
郭一鸣,徐丹萍.
关注文字条件下图形的多样性[J]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2011(1):7-8.
5
孙建强.
实用为本 积极探索——评徐丹晖的语言研究和她的《语言艺术探索》[J]
.修辞学习,2000(5):83-83.
6
Xu Dan,沈家煊,完权.
《汉语句法的类型转变》述评[J]
.当代语言学,2010(3):271-274.
被引量:3
7
宋文辉.
正定话的介词“着”[J]
.中国语文,2000(3):220-220.
被引量:2
8
华建光.
位移动词“去”的词义句法演变机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1):8-14.
被引量:2
9
刘大为.
交际与口才:回应未来的挑战——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之一的《交际与口才》[J]
.修辞学习,2002(6):44-44.
10
张志公.
语境、语体与修辞——纪念张弓先生《现代汉语修辞学》发表三十周年[J]
.当代修辞学,1998(3):1-4.
被引量:5
语文研究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