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群及有关问题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89年秋,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程家村发现一座大型商代墓葬。该墓处于沙丘之下,墓室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棺椁均已腐朽,椁室约长8.22米,宽3.60米;棺室约长2.34米,宽0.85米。棺内骨骼已朽烂无存,但在棺外的椁室范围内发现了分属于3个不同个体的24颗人牙。墓葬中大多数随葬器物较有规律地置放于棺室、椁室之中及两端的二层台上。
作者
许智范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3,共6页
Palace Museum Journal
关键词
江西新干大洋洲
铜器群
青铜文化
大洋洲商墓
有关问题
青铜器
遗址
商王朝
随葬器物
长江中游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8
1
徐心希.
试论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群的族属及相关问题[J]
.南方文物,1994(2):37-41.
被引量:4
2
彭适凡,许智范.
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
.南方文物,1994(1):1-6.
被引量:6
3
陈贤一,傅守平,张金国.
新干商墓与江南商代文明[J]
.南方文物,1994(1):49-54.
被引量:3
4
李再华.
吴城文化的再认识——有关文明问题的讨论[J]
.南方文物,1993(2):73-78.
被引量:2
5
王敬.
论商代江西青铜文明之源[J]
.南方文物,1993(2):79-83.
被引量:1
6
詹开逊,杨日新.
试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的性质——兼及殷商时期窖藏、祭祀遗址和墓葬的比较[J]
.江西文物,1991(3):9-14.
被引量:7
7
周卫健,卢本珊,华觉明.
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断代及其科学价值[J]
.江西文物,1990(3):13-24.
被引量:10
8
李天元.
湖北阳新港下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8(1):30-4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周卫健,卢本珊,华觉明.
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断代及其科学价值[J]
.江西文物,1990(3):13-2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0
1
于春,纪岳奇,先怡衡.
中国古代采矿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综述[J]
.常州文博论丛,2021(1):110-121.
2
彭适凡.
论扬越、干越和于越族对我国青铜文化的杰出贡献[J]
.东南文化,1991(5):33-41.
被引量:6
3
周卫健,刘林,刘永好,卢雪峰,程鹏,陈茂柏.
江西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14)C-AMS研究[J]
.地球化学,2004,33(5):491-494.
被引量:5
4
彭适凡.
新干青铜器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为纪念新干商代大墓发掘十周年而作[J]
.文物世界,2000(1):54-57.
被引量:2
5
彭适凡.
新干青铜器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为纪念商代大墓发掘十周年而作(下)[J]
.文物世界,2000(2):45-49.
6
彭明瀚.
吴城文化研究三十年的回顾与前瞻[J]
.殷都学刊,2005,26(4):16-24.
被引量:4
7
华觉明,卢本珊.
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15(1):1-16.
被引量:23
8
余华贵,周卫健.
^(14)C-AMS测年在考古学中的应用[J]
.地质科技情报,2007,26(1):46-50.
被引量:7
9
彭适凡.
稳步前进 硕果累累——江西考古五十年[J]
.南方文物,1999(3):16-28.
10
吴志刚.
浅谈赣鄱地区雀方[J]
.江汉考古,2009(4):64-7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孟宪武.
安阳三家庄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J]
.考古,1985(12):1139-1140.
被引量:29
2
孙华.
关于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几个问题[J]
.文物,1993(7):19-26.
被引量:12
3
彭适凡,李玉林.
江西新干县的西周墓葬[J]
.文物,1983(6):93-93.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
1
巴哲.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铜容器风格分组及考古背景研究[J]
.东南文化,2017(1):78-8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镇,吕海路.
试论夏商时期长江流域的不同器用传统问题——以牙璋、铜牌饰和青铜尊、罍为中心[J]
.东方考古,2023(1):251-264.
2
曹铁娃,曹铁铮,徐苏斌.
三星堆文化的中国文化基因及其当代表达[J]
.创意设计源,2022(3):36-42.
被引量:4
3
席乐.
试论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纹饰及布局[J]
.美术大观,2024(3):117-121.
1
方酉生.
新干商墓为“浮沉”祭场说质疑[J]
.南方文物,1995(2):64-66.
被引量:1
2
李雪山,郭胜强.
殷商文化的繁荣与中国文明的进程——从安阳殷墟5号墓、54号墓和新干商墓青铜器对比谈起[J]
.中原文化研究,2013,1(3):53-58.
被引量:1
3
王宁.
神人纹双鸟青铜鼓的铸地[J]
.中原文物,2008(2):37-41.
被引量:2
4
王献本,高西省.
初论江西新干大墓出土的三件镛[J]
.华夏考古,1998(3):71-74.
被引量:8
5
樊一,陈煦.
封禅考──兼论三星堆两坑性质[J]
.四川文物,1998(1):3-9.
被引量:7
6
孙华.
关于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几个问题[J]
.文物,1993(7):19-26.
被引量:12
7
施劲松.
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J]
.考古,1997(10):73-80.
被引量:15
8
张玉石.
川西平原的蜀文化与商文化入川路线[J]
.华夏考古,1995(1):74-76.
被引量:6
9
《文物》1991年1~12期目录索引[J]
.文物,1991(12):94-96.
被引量:1
10
彭明瀚.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三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31-137.
被引量:2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