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高积顺荀子是战国后期人。当时,统一已成定势,且期日临近,在思想文化领域,百家纷立的格局已呈现出百家合流、一家独统的态势。时代造就了荀子,荀子为时代设计未来。他力排诸子,兼采各家,特别综合改造了儒法两大学派,创立了著名的礼法论...
作者
高积顺
机构地区
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管子学刊》
1994年第4期14-19,共6页
GuanZi Journal
关键词
荀子
礼法思想
独特性
犯罪
礼法关系
儒家
轻罪重刑
中国法律史
统治者
度量衡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0
1
韩德民.
论荀子的礼法观[J]
.社会科学战线,1998(4):77-87.
被引量:9
2
黎红雷.
孔子哲学的逻辑进路[J]
.孔子研究,1999(3):26-34.
被引量:13
3
杜培.
荀子礼法一体论及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J]
.甘肃理论学刊,1999(4):64-66.
被引量:2
4
马育良.
荀子对礼之存在合理性的另一种论证[J]
.孔子研究,1997(3):60-67.
被引量:6
5
崔大华.
论《礼记》的思想[J]
.中国哲学史,1996(4):22-31.
被引量:3
6
赵吉惠.
荀子非儒家辨[J]
.管子学刊,1990(4):29-36.
被引量:3
7
王杰.
礼治、法治抑或人治——荀子历史哲学基本特征的再探讨[J]
.理论探讨,1988(6):70-73.
被引量:6
8
岑贤安,何成轩.
荀子不是从礼到法的过渡桥梁[J]
.学术论坛,1981,5(4):46-49.
被引量:2
9
郭成伟,姜登峰.
荀子“性恶”法律思想探究[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3):14-24.
被引量:8
10
张奇伟.
荀子礼学思想简论[J]
.中国哲学史,2002(2):101-10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7
1
陈晓声,钱富新,肖良,丁虎.
论荀子之礼与孔孟之礼的同异[J]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5):9-12.
被引量:2
2
彭岁枫.
论荀子礼法结合的依据与方式[J]
.求是学刊,2008,35(2):25-29.
被引量:2
3
徐燕斌.
试论荀子的礼法思想[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16-20.
被引量:1
4
曹阳.
荀子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初探[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2):137-147.
被引量:14
5
邓广煜,芦莎莎.
荀子重法思想在茶文化中的体现[J]
.福建茶叶,2018,40(11):321-321.
被引量:1
6
郭士榕,关健英.
从荀子归属之争看荀子对孔孟儒学的转化与创新[J]
.学术交流,2019,0(10):70-78.
被引量:1
7
陆建华.
荀子礼法关系论[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18-23.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刘纪璐.
从荀子的伦理方案到机器人的伦理草案何以可能?[J]
.社会科学,2021(4):3-22.
被引量:4
2
杨婷,郭一辉.
道法规范体系视阈下礼法关系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3):17-19.
3
陆建华.
商鞅礼学思想研究[J]
.孔子研究,2004(4):64-71.
被引量:5
4
荣虎只.
荀子礼学思想结构整体性探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3.
5
贺艳军.
荀子礼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83-284.
被引量:2
6
谭绍江.
孟荀人性论的再审视[J]
.湖北社会科学,2010(8):112-114.
7
王卓.
论荀子礼学的三个“统一”[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9-21.
被引量:1
8
王亚琴,刘洋.
现代语境下《大学》修身思想与荀子修身观的比较诠释[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10):81-83.
被引量:1
9
刘畅.
荀子“礼、法”思想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2):139-140.
10
孙旭鹏.
荀子政治哲学中“礼”“法”“刑”的关系[J]
.江西社会科学,2014,34(2):44-48.
被引量:4
1
张连伟.
《管子》礼法关系简论[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9-31.
被引量:1
2
普莱斯·戴伊.
四点钟[J]
.才智(才情斋版),2009(12):62-62.
3
陈嘉明.
仁者为何应当爱人——兼论哲学的形而上发问的意义[J]
.哲学分析,2011,2(3):37-44.
被引量:1
4
朱晓红.
先秦礼法思想刍议[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102-104.
5
赵红双.
荀子的礼法思想[J]
.理论界,2007(3):162-163.
被引量:1
6
刘道岭,孙淑贞.
荀子政治哲学之我见[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4):44-45.
7
欧阳初友.
人类未来的居所[J]
.语文世界(上旬刊),2013(3):47-47.
8
陈小川.
创造——人价值的本质特征[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11(1):45-46.
被引量:1
9
陈劲阳.
法家重刑思想的现代省察[J]
.理论学刊,2006(9):105-107.
被引量:3
10
李可颖,李珊.
荀子的礼治思想[J]
.管理观察,2009(19):284-284.
管子学刊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